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7篇
  1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随着现代交通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高能量创伤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是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1]。其中多发伤患者创伤重、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创伤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脾脏是腹腔中最易受损的实质性脏器,脾脏破裂后最大的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尽快止血、稳定生命体征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多发伤合并脾脏损伤与单纯的脾脏损伤有很大的区别,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创伤小,符合严重多发伤救治的损害控制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脾破裂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提供生育咨询以及为改善高龄女性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女方年龄≥40岁且使用自身卵子行体外受精的共2 467个治疗周期资料,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40~48岁女性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97、 2.69、2.17、2.01、1.77、1.61、1.68、1.29和1.00,44~48岁与40~43岁依次组间比较均P<0.05),尤其是44岁以上女性胚胎发育潜能明显降低(40~48岁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8.90%、43.72%、33.67%、34.29%、24.39%、21.14%、26.32%、16.67%和0%,44~48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共有518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随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40~48岁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92%、21.15%、20.79%、10.96%、18.87%、11.11%、5.88%、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种植率(40~48岁种植率分别为23.65%、19.51%、17.70%、8.54%、7.49%、10.81%、5.56%、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和活产率均显著降低(40~46岁活产率分别为18.46%、10.58%、9.90%、5.48%、5.66%、2.78%和5.88%,43~46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3岁以上者结局更差。44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0~45岁流产率分别为31.43%、50.00%、52.38%、50.00%、70.00%和75.00%,44~45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6岁女性仅1例妊娠并分娩,47岁和48岁女性均无成功妊娠。与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L组相比,AMH≤1.0 ng/mL组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下降(27.04% vs. 14.74%,22.99% vs. 13.50%,15.88% vs. 7.37%;均P<0.05),流产率明显升高(41.27% vs. 50.00%,P<0.05)。结论:≥40岁高龄女性随年龄增长生育力逐渐降低。40~43岁年龄段女性助孕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卵巢仍有一定储备者(AMH>1.0 ng/mL),但44岁以上女性原则上不再建议ART助孕,对于46岁以上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强烈建议卵子捐赠或收养。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提高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症状、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手术治疗并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内分泌功能紊乱者8例,以库欣征、性征异常、醛固酮增多症为主。超声、CT、MRI测定肿瘤直径为4.8~19.5cm,平均7.8cm。3例有远处转移。行根治性切除术13例,侵及同侧肾脏者做肾和肾上腙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并腔静脉癌栓切除2例,腔静脉部分切除1例。病理结果:Ⅰ其耳2例,Ⅱ期8例,Ⅲ期3例,Ⅳ期3例。随访3-62个月,手术2年以上的11例患者中有6例仍存活,但1例肺转移,1例骨转移;死亡5例,平均存活26个月。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预后差。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20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患者20例,均经尿道超越白斑边缘0.5cm处开始电切,深达粘膜下层或浅肌层。结果:本组2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白斑,术后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消失,随访3个月-5年未见复发及恶变者。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白斑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配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人端粒酶RNA表达的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人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RNA,hTR)的cDNA探针,分别应用RNA斑点杂交与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分析检测不同胃粘膜的端粒酶RNA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结果 人端粒酶RNA的cDNA探针制备成功。18例活检胃癌组织及45例手术胃癌组织RNA斑点杂交检测的阳性率均为l00%,相应TRAP分析的阳性率分别为88.89%、86.67%,低于RNA斑点杂交(P<0.05)。同时RNA斑点杂交结果提示在非癌胃组织中随着肠化程度增高人端粒酶RNA表达也增强。结论 RNA斑点杂交检测人端粒酶RNA,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弥补了TRAP分析敏感性不足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心肺复苏(CPR)指南推荐了按压、通气以及允许进行节律分析和除颤的无CPR中断期。进一步生命支持期间,关于对这些指南遵守程度的有关资料甚少。目的:根据对指南遵守程度的评定,评价救护车随员实施的院外CPR的质量。设计和地点: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英国伦敦和挪威阿克什胡斯,由护理人员和麻醉护士治疗的176例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病例序列。除标准事件和心电图记录外,除颤器通过安装在胸垫上的加速器来记录胸部按压情况,根据除颤器电极板之间胸腔阻抗的变化来记录通气状况。主要研究方法:遵守CPR国际指南的情…  相似文献   
7.
对206例患者采用药物应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检查,以对其进行血管内手术时围手术期危险分层。在总共出现心脏事件的8例患者中,具有阳性SPECT结果的患者有7例(总共67例),具有阴性SPECT结果的患者只有1例(总共139例)(7/67vs1/139,P<0.002)。此外,多变量分析显示,总应激分数<14的闪烁法标记是识别随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最重要因素。通过药物应激心肌显像对血管内手术术前进行危险分层@Harafuji K. @Chikamori T. @Kawaguchi S. @腾增辉…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0年至2003年采取经皮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闭合交锁髓内针手术治疗股骨骨折2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测定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 C)患者循环中血清黏蛋白-C(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的水平。IDC患者血清黏蛋白-C水平随着左室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而成比例增高。血清黏蛋白-C水平与肌钙蛋白T和原胶原Ⅲ氨基末端肽水平之间的关系表明,血清中黏蛋白-C水平的增加预示ID C患者心肌损伤后,正发生替代性纤维变性。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循环黏蛋白-C水平@Aso N. @Tamura A. @Nasu M. @腾增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