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陈忠其  童亚群  冯建洪  陆玲 《海南医学》2016,(13):2132-2134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GIST患者的病理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IST患者的病灶形态以类圆形居多,肿块无包膜或有假包膜,部分病灶边缘呈分叶状,病灶向浆膜外或消化腔内生长,少数病灶有囊性变、坏死、出血等形态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OG1、CD117、CD34、IGFIR、Desmin、SMA、S-10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116/120)、95.00%(114/120)、80.00%(96/120)、5.83%(7/120)、3.33%(4/120)、45.00%(54/120)、6.67%(8/1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大小、核分裂数目、NIH恶性危险度以及是否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分裂数目、NIH危险度、肿瘤大小、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GIST患者的DOG1、CD117的阳性表达率较高,CD34、CD117为弥漫性阳性表达,S-100和SMA呈局灶性分布,核分裂数目、NIH危险度、肿瘤大小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佛冈县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85例早产儿.对孕母胎盘进行绒毛膜羊膜炎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宫内感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早产儿脐带血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0水平;早产儿出生3~7 d行头颅超声或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早期运动发育指标检测,确定有无脑损伤并分组.结果 1.孕母绒毛膜羊膜炎患病率为33%(28/85例),早产儿脑损伤患病率为46%(13/28例);非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儿脑损伤患病率为7%(4/57例),二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5).2.脑损伤组脐带血IL-1β、IL-6、TNF-α水平分别为(6.53±3.17) μg·L-1、(7.95±4.32) μg·L-1和(5.43±1.82) μg·L-1,均高于无脑损伤组[(1.53±1.22) μg·L-1、(1.65±2.10) μg·L-1和(3.23±0.83) μg·L-1];而IL-10水平为(1.21±0.23) μg·L-1,低于无脑损伤组[(1.59±0.25) μg·L-1];上述细胞因子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宫内感染的早产儿易发生脑损伤,细胞因子可能介导了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恶性蝾螈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蝾螈瘤 (malignanttritontumor ,MTT )又称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伴横纹肌肉瘤 ,为较罕见的神经源性肿瘤。我院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49岁。因左腹部肿块伴疼痛 1个月 ,于 1996年1月 2 7日入院。患者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间歇性隐痛 ,无消化道症状及其他不适。体检 :左腹部扪及一 2 0cm× 15cm大小的肿块 ,质硬 ,有触痛 ,表面光滑 ,边缘清楚 ;肝脾肋下未扪及。B超检查 :腹腔实性肿块 ,来自腹膜后 ?心肺 (-)。X线钡剂灌肠检查 :降结肠癌可能。于 1996年 1月 3 0日行剖腹探查术 …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galectin-3、CK19和CD56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galectin-3、CK19和CD56的表达。结果 galectin-3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中等或强阳性表达,仅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galectin-3呈弱阳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galectin-3和CK19均呈阴性表达,仅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CK19弱阳性。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阴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表达有增高,而CD56表达缺失。3种蛋白联合标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血细胞因子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象为2008年6月-2010年6月佛冈县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85例早产儿,出生后3-7d内进行头颅超声或CT检查、NBNA测定及早期运动发育指标检测,分为脑损伤组(17例)和无脑损伤组(68例),用ELISA方法检测早产儿脐带血细胞因子IL-1β,IL-6,TNF-a,IL-10水平;孕母胎盘进行绒毛膜羊膜炎检测。结果 1)脑损伤组脐带血IL-1β,IL-6,TNF-α水平分别为(6.53±3.17)μg/L、(7.95±4.32)μg/L和(5.43±1.82)μg/L,均高于无脑损伤组(1.53±1.22)μg/L、(1.65±2.10)μg/L和(3.23±0.83)μg/L;而IL-10水平为(1.21±0.23)μg/L,低于无脑损伤组(1.59±0.25)μg/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脑损伤组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达76.47%(13/17例)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22.05%(15/68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5)。结论细胞因子可能介导了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的过程,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恶性蝾螈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蝾螈瘤 (MTT)又称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伴横纹肌肉瘤 ,为较罕见神经源性肿瘤 ,由Masson于1932年首次报道。笔者现报道1例 ,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组织发生。1资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 ,49岁。因左腹部肿块伴疼痛1月余 ,于1996年1月27日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间歇性隐痛 ,不久发现左下腹一巨大肿块 ,无消化道症状及其他不适。体检 :左腹部扪及20cm×15cm大小肿块 ,质硬 ,有触痛 ,表面光滑 ,边缘清楚 ,肝脾未扪及。B超检查 :腹腔有实性肿块。X线胸片 :…  相似文献   
7.
陈忠其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67-1467
原发于淋巴结的套细胞淋巴瘤 (mantlecelllymphoma,MCL)较罕见 ,属于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 ,易与其它小B细胞淋巴瘤混淆。笔者报道1例 ,并结合复习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患者男 ,61岁 ,双侧颈部无痛性肿块逐渐长大1年入院。自觉发病以来较以前消瘦 ,无发热。体检 :双侧颈部多个结节状肿块 ,最大5cm×4cm ,最小约1cm×1cm。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 ,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象无异常 ,取颈部肿块活检。1 2方法 :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制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同时用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 ,SP法标记 ,所用…  相似文献   
8.
细针吸取甲状腺细胞学两种穿刺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的两种穿刺方法,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应用的穿刺方法。方法对76例甲状腺肿块行负压抽吸穿刺法和非负压细针穿刺法,并对FNAC穿刺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负压抽吸穿刺法和非负压细针穿刺法的穿刺成功率皆较高,穿刺后患者均未出现血肿及其他不适,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穿刺入囊肿。非负压细针穿刺法操作相对简单,适合单人操作,且涂片质量较好。结论推荐基层医院病理室采用非负压细针穿刺法对甲状腺肿块行FNAC穿刺。  相似文献   
9.
苏木精和伊红 (HE)染色法 ,广泛应用于组织学和细胞学制片工作中。但传统HE染色技术 ,一般采用Harris苏木精来染细胞核。Harris苏木精是一种全氧化苏木精 ,存在配制时需要反复加热 ,加氧化剂时容易发生液体喷溅 ;使用时液面有氧化膜出现 ,影响染色等缺点。另外 ,传统HE染色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