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综合临床病史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4例中,位于膝关节2例、肩关节1例及髋关节1例,MRI表现为关节滑膜增生、增厚,关节囊较多积液,内可见多个粒状等T1信号,T2压脂呈稍高信号。X线及CT仅见关节囊肿胀、骨质破坏,关节囊内未见明显粒状影。结论:X线、CT诊断关节囊及滑膜米粒体滑囊炎价值有限,MRI对诊断米粒体滑囊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ofthefemoralheadnecrosis,ANFH)是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居各类骨坏死之首,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发病隐匿,病理过程复杂,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致残率高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现就其发病机制、病理基础、影像学表现与诊断及其价值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君蓉  李小明 《安徽医学》2013,34(9):1321-132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9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时均空腹24 h抽取静脉血液待查。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但不使用降脂类药物;观察组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两组患者用药2周后分别测量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TC、TG、LDL-C、HDL-C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临床治疗后,hs-CRP与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hs-CRP与IL-18水平,且不良反应小,对临床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髌腱损伤主要见于运动员,但非运动员外伤性、病理性及医源性的髌腱损伤也日渐增多,合并其他病变时常因漏诊延误治疗,影响膝关节功能,故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影像检查时常规X线平片和CT检查难以显示,MRI成像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以清楚显示髌腱,准确诊断髌腱损伤并发现其并发症,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5.
男,37岁。腰痛20余年。近一年来症状加重,出现左下肢放射痛及间隙跛行。既往有长期超负荷体育运动史,无明确外伤史。查体示患者右下肢肌力稍减退(IV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示腰椎未见骨质增生及椎间隙变窄等征象。结合CT扫描见腰4,5及骶1椎体后上缘骨质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SCT容积薄层扫描6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患者,并行多断面重组(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将轴位及多断面重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8例患者共75个病变,61例单发,7例多发。其中中央型25个,旁中央型46个,椎间孔型4个;伴椎管轻度狭窄39个,中度狭窄31个,重度狭窄5个。病灶在L5、S1椎体后上缘较其他部位更常见(76.0%)。MPR是对轴位的良好补充,可准确判断椎管内细节和椎管狭窄程度(r=0.927,P<0.001;k=0.885,P<0.001)。SSD对椎管狭窄程度的判断存在明显低估(r=0.505,P=0.02;k=0.234,P=0.087)。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病变,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及游离骨块和椎管内容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脱出以及脱出重吸收后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相应的改变。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9年3月按北美脊柱协会(NASS)推荐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患者的资料,依据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的脱出椎间盘吸收程度,将患者分为吸收组〔突出椎间盘完全消失,或残留的椎间盘局限在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gan State University,MSU)学者提出的影像学分型的1级之内〕和未吸收组(脱出间盘未发生变化,或虽有缩小但突出仍超过1级),站立位照片确定骨盆-脊柱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前凸角(LL)〕,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前后各参数之间的变化。  结果  共计67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症状都得到了满意的缓解。其中吸收组37例,平均年龄42.6岁,男21例,女16例,腰4~5椎间盘脱出13例,腰5骶1椎间盘脱出24例,平均随访 22个月;未吸收组30例,平均年龄40.8岁,男19例,女11例,其中腰4~5椎间盘脱出12例,腰5骶1椎间盘脱出18例,平均随访21个月。两组比较,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病史、突出节段、MSU分型、随访时间等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结束时,吸收组矢状面30例移位全部消失,突出间盘从初始的MSU分型2级19例、3级18例变为吸收后残留间盘全部局限在1级以内;未吸收组矢状面移位从20例减少到14例,突出间盘从初始的MSU分型2级21例、3级9例变为2级27例,3级3例。治疗前两组比较,各脊柱-骨盆参数(PI、SS、PT、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结束时)比较,两组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组SS、LL均值大于未吸收组,PT均值小于未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吸收组治疗前后PI、SS、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治疗后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吸收组治疗前后脊柱-骨盆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间盘脱出重吸收后导致脊柱-骨盆参数发生相应的变化,反之,脊柱-骨盆参数的改变表明腰椎能更好地缓冲负荷,减轻间盘压力,从而导致间盘重吸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男,28岁。因“骑摩托车摔倒,致左腕伤痛、肿胀伴功能障碍3d”入院。专科检查:左腕关节明显肿胀,广泛压痛,桡远掌侧可触及骨块,腕关节背伸、尺偏、桡偏功能丧失,掌屈约5°。DR片示左腕舟骨、月骨掌侧完全脱位(见图1)。中医诊断:左腕舟骨、月骨脱位。辨证诊断:筋伤,关节脱臼,血瘀气滞。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0年7月~2005年7月治疗16例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根据Meyers & McKeekver及Zaricznyj分型:Ⅱ型9例,Ⅲ型5例,Ⅳ型2例.手术完全采用关节镜下技术:首先清理骨折两端,使用探针撬拨复位骨折块并临时维持复位,通过高位前内入路钻入1枚或数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术中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理想且克氏针未穿过骺板,沿克氏针拧入AO/ASIF中空钛质螺丝钉加垫片固定. 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为(49.0±11.5)分,术后末次随访时为(90.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5,P<0.05);IKDC评分术前为(53.3±11.7)分,术后末次随访时为(97.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48,P<0.01).结论 关节镜下使用空心螺钉加垫片不伤及骺板方法固定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