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男,34岁,因全身红斑、水疱伴疼痛1周,于2016年11月24日于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诉11月17日左手大拇指因磁铁被夹伤,伤口0.4 cm × 0.2 cm,当时有渗血,自行外用创口贴贴敷,当天伤口处曾触及甲苯.18日双手及腋下散发透明小水疱,部分融合为大水疱,破溃后渗液明显,伴有疼痛,当时未予以重视,未行任何治疗.随后皮疹渐增多,双手臂、双侧腋下、胸腹部、背部多处片状红斑,水疱已破溃,局部可见痂皮,少许渗液;颜面部红肿,眼周、嘴唇等多处红斑、水疱,融合成片,破溃后渗液明显,局部可见黄褐色痂皮;双下肢小腿处片状鳞屑性暗红斑,瘙痒剧烈.患者自诉皮损处疼痛明显,有异味,精神状态尚可.既往有寻常性银屑病病史10余年,近1年来口服中药及中成药,银屑病病情控制尚可,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1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139例发作期给予抗病毒1号胶囊口服,15天后改为抗病毒胶囊2号;对照组46例发作期给予阿昔洛韦0.2g,每天5次口服,5天后改为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并用放免法对15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51%和91.1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5例治疗前后血清IL—2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抗病毒胶囊是治疗生殖器疱疹的有效中药制剂,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抗病毒胶囊治疗初发性生殖器疱疹豚鼠模型,然后对豚鼠的大脑、脊髓、宫颈、阴道进行HSV鄄2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在各组动物中,4个不同部位均有病毒DNA的存在;不同部位的病毒拷贝量有差异,不同组之间相应部位比较也存在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脊髓、阴道处病毒拷贝量最高,大脑、宫颈处病毒拷贝量相当;生理盐水组与其它各组比较相应部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药抗病毒胶囊组与阿昔洛韦组各处病毒拷贝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可能为阻止HSV的潜伏和抑制HSV的复制增殖。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潜伏与复发机理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外近年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和复发机理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内容包括HSV基因的表达和DNA的合成过程;潜伏相关转录体、ICP4和神经细胞及其因子、TK激酶在HSV潜伏和复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潜伏与复发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外近年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和复发机理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内容包括HSV基因的表达和DNA的合成过程,潜伏相关转录体、ICP4和神经细胞及其因子、TK激酶在HSV潜伏和复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综述目前药物治疗足癣的疗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目前评价体系的不足和缺陷,然后根据目前临床实际提出相应的评价体系,为今后的足癣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热清湿敷治疗湿疹渗出性皮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10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西替利嗪口服及复方甘草酸酐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予以痰热清湿敷局部,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予以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有效率为9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瘙痒度VAS评分为(3.056±0.942)分,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为(1.818±0.871)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湿敷治疗湿疹渗出性皮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中药驱梅饮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影响,并试图从免疫学等方面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化方法,将68名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受试者分配到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服中药免煎颗粒驱梅饮(由生北芪、土茯苓、公英、灵脂等组成),1次/天,60天为1疗程;对照组头孢曲松钠1.0 g,静滴或肌注,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在治疗前、治疗后及纳入观察1年后各检测一次,同时外周血T细胞亚群在治疗前后及纳入观察后1年各检测一次。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一年后查血清RPR,两组均未见有转阴者;两组在痊愈率、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年,两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CD4/CD8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前后自身对比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CD4/CD8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前后自身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梅毒血清固定者可不需要治疗。运用中、西药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均不好。②驱梅饮可以有效地提高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外周血CD3、CD4T细胞及NK细胞的百分比,可以作为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9岁,因"双下肢多发溃疡伴疼痛3个月"于2017年6月来广东省中医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意外摔倒,致左侧下肢皮肤多处擦伤,当时未做特殊处置,之后擦伤部位形成溃疡;患者后因患"荨麻疹",双下肢瘙痒剧烈,反复挠抓刺激,形成多个溃疡面,自行使用偏方治疗,效果欠佳,溃疡面逐渐增多、扩大,出现渗血、渗液,伴明显疼痛。  相似文献   
10.
陈信生 《北京中医药》2019,38(6):621-623
正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创立了"一气周流""六气治法"和"中气升降"等理论,在治疗上重视中气升降,以扶阳抑阴、厚培中气原则,被后世称为"医门大宗""一代之大医"。《四圣心源》是其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代表作,现将其学术思想在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中应用阐释如下。1 黄元御主要学术思想黄元御依据《内经》天人相应思想,提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学术思想。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