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凝血5项过筛试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利于DVT的诊断及治疗监测。方法采用ACL TOP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aPTT、PT、TT、Fbg、INR。结果检测92例DVT患者凝血5项过筛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检测的38例治疗前病例aPTT为26.6±2.93 s,Fbg含量为4.86±1.71 g/L,较之治愈组的54例aPTT 43.3±8.90 s、Fbg含量2.43±0.81 g/L,65例正常人组aPTT 29.8±2.92 s、Fbg含量3.21±0.68g/L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凝血5项过筛试验对DVT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判断和抗血栓治疗的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APO-A-I异常症中低HDL-c血症及低APO-A-I血症往往伴有冠脉疾患,角膜混浊,黄色瘤,部分LCAT缺损、从末梢转运胆固醇的能力减低及淀粉样变性等。  相似文献   
3.
发现一例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电泳谱β_2位出现一条浓集的波状M蛋白带,而Ig定量却见IgG和IgA均显著升高。经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选择电泳、双扩散、SDS电泳、超速离心分析等多种方法鉴定,证实系半分子IgG—k+IgA—k位于同一泳动带的单峰双M蛋白。  相似文献   
4.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在机体中的两面性作用。近年来对嗜中性粒细胞机能低下的研究已进入到分子水平,而有关嗜中性粒细胞机能亢进导致的组织伤害和脏器功能不全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从治疗的观点考虑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良性M蛋白血症(BMG)为无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或其他疾病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一般认为,BMG为IgG、IgA或IgM等全分子型。1982年,我院在体检时发现1例极为罕见的BMG亚型γ重链型[1],经23年随访(1982年5月至2005年1月),1997年M蛋白则转变为IgG-λ型,患者存活至今。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91岁。1982年5月在我院健康体检时,发现血清蛋白电泳慢γ区出现M蛋白带,随即住院进行检查。根据血液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免疫电泳、选择免疫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X线等多项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诊…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是仅次于心脑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随着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其发病率有增无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肿瘤治疗的关键在于能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对84例恶性肿瘤病人和4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进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克隆性γ球蛋白病八例分析阎有功,解兵我们采用免疫电泳(IEP)及免疫固定电泳(IFE)在近10年间(1981~1991年)进行血清及尿液M蛋白的研究中发现双克隆性γ球蛋白病8例,现对其实验室及临床特征予以简述。病例和方法1病例:为1981~1991...  相似文献   
8.
某通讯连一起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的调查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通讯连一起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的调查随访焦成松葛亚阎有功①黄展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传染科)1995年9月21日至10月5日,驻武汉某部通讯连一起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发病30例,罹患率93.75%。现将调查及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经过1995年9月...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免疫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出现循环的自身抗体进行分析,探讨自身抗体在鉴别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中免疫学之间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00年10月至2005年6月来我院门诊及入院就诊的肝功能生化指标。ALT≥40 U/L,且反复异常,HBsAg阴性的3500例患者。参照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修订的评分标准和美国肝病学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指导建议,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及部分患者肝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方法:以鼠肝组织和猴肝组织切片为抗原基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慢性肝炎(17.5%)、肝硬化(24.6%)、肝癌(20.0%)三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6.89%)、正常对照组(3.33%)。免疫印迹法检测中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约70.0%的抗原相对分子质量多集中在47000~52000上,肝癌患者抗原相对分子质量多集在22000~38000上,约有22.6%的肝硬化、肝癌患者在20000~32000分子量之间的阳性区带处出现1~2条异常阳性区带。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存在相似的自身免疫紊乱,表明其免疫系统发生了改变,探讨自身免疫性相关的自身抗体,将有助于诊断肝病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