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邪气通常被认为是人体的致病因素,但古人对邪气的认定是相于对正气确立的,并非以能否使人发病为标准,邪气的立论基础为“风”,专指“虚邪贼风”一类,其性犹如能“发屋、扬沙石”之大风、它每在人体气血亏虚的情况下,引发众多的病证。本文将《内径》中有关虚邪贼风的内容摘出,对虚邪贼风与正风、虚邪贼风的致病特点与病证、虚邪贼风的致病条件与避邪途径作了探讨。目的在于加深对虚邪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发对邪气内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3.
脉诊研究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临床特色,脉象是诊病辨证的重要指征,也是治疗用药的主要依据。《内经》论脉从"三部九侯"到独取寸口,脉象描述形象易辨,脉理诊法细致全面。在《内经》的基础上,补充了众多病证的脉象,进一步揭示以脉象诊病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邪气通常被认为是人体的致病因素 ,但古人对邪气的认定是相对于正气确立的 ,并非以能否使人发病为标准。邪气的立论基础为“风”,专指“虚邪贼风”一类 ,其性犹如能“发屋、扬沙石”之大风 ,它每在人体气血亏虚的情况下 ,引发众多的病证。本文将《内经》中有关虚邪贼风的内容摘出 ,对虚邪贼风与正风、虚邪贼风的致病特点与病证、虚邪贼风的致病条件与避邪途径作了探讨。目的在于加深对虚邪的认识和理解 ,并引发对邪气内涵的再认识 ,以便使中医病因学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膜原的实质及其病证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原的实质及其病证浅探邵学鸿(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膜原实质腹腔结缔组织膜状组织病证浅探中图号R223.1膜原,亦称募原,最初见于《内经》,但未见对其形态有具体描述。后世医家有的将其解释为肠之脂膜,有的认为是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等等,...  相似文献   
6.
对《内经》虚邪贼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虚邪贼风的命名虚风贼风本是自然界的客观产物,但虚风之名却是古人采用“九宫八风图”(即:太乙九宫占盘),以占卜的形式确立并命名的。如《灵枢·九宫八风》曰:“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此即何为虚风、何为实风以及二者的功能特点。风为天之气(风可训为气),实风化育万物,虚风伤害万物,故实风是天地间正气,虚风为邪气。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  相似文献   
7.
《内经》热病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人们对外感病因的不同认识,对外感病的论述和分类亦有不同。《内经》主要是从寒气和邪风的角度立论,把由此引起的性质属热的一类病证统称为热病,并确立了辩证方法、治则治法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
邵学鸿 《中医杂志》1997,38(9):520-522
保津养阴治则是针对温病耗津伤阴的病机特点,为保存人体阴液而确立的基本治则。笔者谨就保津养阴在湿病治疗中的意义及其具体运用作一探讨。1 温病保津养阴的重要意义阴液包括津液和精血,它们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具有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作用,同时又有调节人体阴阳消  相似文献   
9.
运气学说,即<黄帝内经素问>七篇大论所述之内容,医学界对其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坚持认为文章载于<素问>,故为<素问>原作;抑七篇之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而窃疑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同属经典,理应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温病学辨析     
清代叶天士别出心裁地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从而建立了温病学。然而,温病学的病因是不成立的,相应的温病病证亦不能自圆其说,改变外邪侵犯的途径是枉顾生活现实。所谓卫气营血辨证缺乏脏腑基础,不具有作为外感病传变规律的条件,治疗大法巧而洞出,亦不足取。尽管温病学理论错误,但补充了治疗热证的方法方药,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仍不失是对中医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