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细胞黏附分子(CAM)具有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黏附及相互作用的功能。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的形成中。CAM通过影响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而发挥作用,是CCP的另一发病机制。抗细胞黏附分子治疗为CCP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黏附分子CD54、CD62L、CD44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CCP)外周血白细胞(PBC)上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选用单克隆抗体检测CCP患者40例(B组:B1组急性加重期20例,B2组经治疗后进入缓解期20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表面CD54、CD62L及CD44的表达,同时设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40例(A组)及健康者20例(C组)作为对照组。结果B1组、B2组N和LCD54,MCD54和CD62L阳性表达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5),但B1组与B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1组、B2组N和LCD62L,及N、L和MCD44阳性表达率与C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LCD54、CD62L和CD44,MCD54阳性表达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5);A组NCD62L阳性表达率较C组降低(P〈0.05);A组NCD54、MCD62L、N和MCD44阳性表达率与C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N和LCD54,MCD54和CD62L阳性表达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1);B组N和LCD62L,N、L和MCD44阳性表达率与C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NCD54、MCD62L阳性表达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LCD44阳性表达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A组L和MCD54、N和LCD62L、N和LCD44阳性表达率与B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CP患者通过外周血N表面CD54、L表面CD54、M表面CD54和CD62L表达上调,参与自身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从COPD发展成为CCP的过程中,L和M表面CD54,尤其是N表面CD54和M表面CD62L表达上调可能在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而白细胞黏附分子CD44可能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早期无症状肺癌及X线阴性肺癌诊断价值的认识,以尽早确诊肺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支镜检查确诊的早期无症状肺癌20例及X线阴性肺癌32例的纤支镜下表现及病理学类型。结果无症状肺癌组:纤支镜下表现:①解剖学分型:中央型16例(80.00%),周围型4例(20.00%);②基本表现:增生型10例(50.00%),侵润型6例(30.00%),外压型3例(15.00%),正常型1例(5.00%)。病理学类型:鳞癌13例(65.00%),小细胞癌3例(15.00%),腺癌2例(10.00%),未分类2例(10.00%)。X线阴性肺癌组:①解剖学分型:中央型24例(75.00%),周围型8例(25.00%);②基本表现:增生型18例(56.25%),侵润型6例(18.75%),混合型5例(15.62%),正常型3例(9.38%);病理学类型:鳞癌18例(56.25%),小细胞癌5例(15.63%),腺癌4例(12.50%),未分类5例(15.62%)。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早期无症状肺癌及X线阴性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胸腔镜术后化疗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以选择合理疗程。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17年5月经电视胸腔镜行肺楔形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孤立性肺结核球,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核病门诊继续接受抗结核化疗的患者,疗程2~12个月,连续观察24个月。分析不同化疗疗程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服药依从率。结果 共收集到术后接受抗结核化疗的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125例。不同化疗疗程的125例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复发率均为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0%(25.00%~60.00%),2个月、3个月及4个月疗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0%、25.00%及25.00%,3个月及4个月疗程患者的发生率最低(25.00%),发生率随疗程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不同疗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62.40%(38.46%~83.33%),2个月、3个月及4个月疗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0.00%、83.33%及62.50%,依从率随疗程的延长呈下降趋势,3个月疗程的依从率最高(83.33%)。三个疗程间的发生率及依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26.40%)、肝损伤(20.80%)及泌尿系统异常(15.63%)。61~70岁患者的发生率(59.46%)较18~40岁患者(33.33%)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发生率为50.00%,较女性患者的3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胸腔镜术后3个月疗程化疗效果与其他疗程的相当,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服药依从性高,3个月可作为最佳疗程;常见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损伤及泌尿系统异常,应高度重视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8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仁忠  刘洪琴 《贵州医药》2004,28(4):335-336
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常见类型,临床症状严重,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治疗较困难,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我院2001~2002年收治的8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水ADA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Martineck法检测胸水ADA活性.病例共分两组,结核性胸膜炎组4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65例(癌性组35例,漏出性组30例).比较两组ADA活性水平及结核性胸膜炎组治疗前、后ADA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ADA活性为(71.5±20.3)U/L,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8.5%.治疗后结核性胸膜炎胸水ADA活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胸水ADA活性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并可作为早期疗效判断的评价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简称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两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 对照组治愈28例,治愈率73.7%。治疗组治愈38例,治愈率90.5%。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作用。结论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能迅速降低颅内高压,短期内使脑脊液恢复正常,较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立止血、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贺仁忠  黄璐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1990-1991
目的 :观察立止血、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67例肺结核并大咯血病例分成4组 :垂体后叶素组40例 (A组 ) ,酚妥拉明组40例 (B组 )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组42例 (A B组 ) ,立止血 垂体后叶素组 酚妥拉明组45例 (C组 ) ,各组在抗痨及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 ,用相应的止血药物治疗。观察各组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A组、B组、A 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5.0%、70.0 %、92.9%、97.8%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总有效率两两比较 :A组与B组及A 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A组与A B组、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 ,B组与A B组、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A B组、C组疗效优于A组、B组 ;C组显效率为88.9% ,与A B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疗效优于A B组。A组、B组均出现药物副作用 ,A B组及C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 :立止血、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具有疗效高、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及临床验证结核潜伏感染(LTBI)新型候选标志物,为研究LTBI诊断新方法提供科学基础。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ATB组)、LTBI者(LTBI组)及健康人群(H组)血清。小样本分别独立地与包含4262个结核分枝杆菌(MTB)重组蛋白的MtbprotTM芯片反应进行初筛,选择差异较为明显的蛋白质,定制成蛋白小芯片,进行较大样本验证,对有效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单个蛋白的P值进行评价,进一步通过SPSS统计软件,优化出最优组合。结果 用MtbprotTM芯片,经32份血清(H组7份、LTBI组9份及ATB组16份)试验验证,初筛出前100个可能与LTBI相关蛋白质,用这些蛋白质制成小芯片,分别与204份血清(H组44份,LTBI组60份,ATB组100份)进行进一步验证试验,优选出8个蛋白标志物,分别为Rv1860、Rv2031c、Rv1441c、Rv0494、Rv3301c、Rv0351、Rv1821和Rv0280,其组合诊断LTBI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0.9%和83.1%。结论 成功筛选鉴定出8个LTBI新型候选蛋白标志物,其组合应用在LTBI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范围内结核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且耐药结核病所占比例较高,因此不断有新型抗结核病药物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氯法齐明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二线核心抗结核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且疗效肯定,但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对氯法齐明耐药现象增多。本文综述了结核分枝杆菌耐氯法齐明相关基因,旨在为结核分枝杆菌对氯法齐明的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