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对家兔角膜碱烧伤治疗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刘丹  谷淑颖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4):21-22,25,95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deproteinised calf blood extract,DCBE)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兔右眼碱烧伤模型,实验组、对照组和安慰组于烧伤后分别立即用20%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表皮生长因子和0.9%的生理盐水点眼,每日4次。分别于1、3、7、14天进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照相后处死做常规HE染色病理切片和测定角膜的乳酸和丙酮酸含量。结果碱烧伤后第1、3、7、14天,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HE病理染色及乳酸、丙酮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明显能抑制角膜碱烧伤后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进而促进碱烧伤后角膜的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2.
谷淑颖  李庆雨 《吉林医学》2009,30(19):2299-2300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逆行撕离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否可以有效的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方法:将翼状胬肉患者76例(93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选择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选择翼状胬肉逆行撕离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A组复发率24.44%,B组复发率6.25%,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翼状胬肉逆行撕离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提高翼状胬肉手术的成功率,有效的降低了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谷淑颖 《中国医药导报》2015,(9):122-124,12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白内障患者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90例(200眼),将其分为研究组(95例,100眼)和对照组95例(100眼),术前常规检测患者,同时给予两组超声乳化术治疗,术毕研究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贝复舒滴眼液点眼,4次/d,每5天递减1次,共计20 d。对照组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同时予以同规格的贝复舒滴眼液点眼,5次/d,每4天递减1次,共计20 d。观察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干眼症状评分为(0.74±0.06)分,明显低于其术后1周[(1.21±0.14)分]、术后1个月[(1.09±0.33)分]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1.48±0.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3个月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为(0.71±0.02)分,明显低于其术后1周[(1.81±0.11)分]、术后1个月[(1.39±0.30)分]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1.42±0.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3个月BUT评分为(8.70±0.10)分,明显高于其术后1周[(4.21±0.15)分]、术后1个月[(7.38±0.20)分]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6.47±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干眼症状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对照组(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在改善并恢复泪膜功能上作用显著,且安全性高,但其要遵循一定的用药原则,选择合理的用药方式,在保证控制术后感染前提下,尽量减少点眼的频率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眼外伤的类型、临床表现等特征,探讨其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632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眼外伤类型、眼部损伤表现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以开放性眼球外伤占多数,为306例(48.4%),眼球钝挫伤149例(23.6%);受伤眼常合并多种眼部损伤,眼睑挫裂伤、结膜裂伤及结膜下出血、前房出血占大多数,分别为32.6%、31.3%、35.0%。经合理治疗后,患者视力有所好转,视力1.0以上50例,占7.9%,0.5-0.8者93例,占14.7%。结论眼外伤的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多种外伤表现并存,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性前房出血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钝挫伤性前房出血采取支持、止血、手术的治疗。结果52例前房出血吸收时间:2~15d,平均5d;其中,I级前房出血1~6d;Ⅱ级前房出血5~10d;Ⅲ级前房出血7~15d。视力恢复情况:0.8~1.039例,0.4~0.68例,0.1~0.33例,0.1以下2例。结论前房出血本身对视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但其并发症处理不当常会导致严重的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中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再将其分为3个亚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Leptin和TNF-α,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记录相关的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10.57±1.84)μg·L-1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的(7.90±1.58)μg·L-1(P<0.0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清Leptin水平(11.66±1.21)μg·L-1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9.56±1.75)μg·L-1(P<0.01)及无视网膜病变组的(7.90±1.58)μg·L-1(P<0.01).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60.45±13.33)pmol·L-1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的(39.97±8.38)pmol·L-1(P<0.0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清TNF-α水平(69.93±10.86)pmol·L-1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51.60±8.47)pmol·L-1(P<0.01)及无视网膜病变组(39.97±8.38)pmol·L-1(P<0.01).血清Leptin水平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成正相关(r=0.639,P<0.01;r=0.260,P<0.05;r=0.468,P<0.01);血清TNF-α与病程、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成正相关(r=0.680、0.355、0.299,P<0.01),与收缩压、舒张压成正相关(r=0.281、0.234,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r=-0.423,P<0.01).血清Leptin、TNF-α水平成正相关(r=0.66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Leptin、TNF-α水平增高;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中的Leptin、TNF-α水平也逐渐升高,提示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痛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9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复位手术,将嵌顿眶内容物复位,以预成形钛网修补骨折缺损区,术后观察患者眼眶外观、眼球运动、视力、复视等情况。随访3~6个月。结果 术后眼球内陷改善、眼球运动改善、复视基本消失、视力保持和提高。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致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等及时手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探讨其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98例(103眼)施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程度及治疗方法。结果发生浅前房22眼,其中滤过过强15眼,结膜切口渗漏3眼,虹膜睫状体炎症3眼,脉络膜脱离1眼。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复杂,术后正确的观察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分析双眼复视的病因。方法对102例双眼复视中老年患者的视力、眼位、眼肌运动、复视检查、生化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病因:糖尿病(29例,28.4%)、脑血管疾病(19例,18.6%)、眶骨骨折(14例,13.7%)、高血压动脉硬化(10例,9.8%)、颅内肿瘤(4例,3.9%)、病毒感染(5例,4.9%)、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7例,6.9%)、眼眶肿瘤(4例,3.9%)、鼻咽癌(3例,2.9%)、重症肌无力(4例,3.9%)、不明原因(3例,2.9%)。结论双眼复视病变很多,病因复杂,病变分布范围广泛,应仔细询问病史,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生化及影像学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房角关闭范围的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治疗的疗效,为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7例54眼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按照房角关闭粘连程度分为3组,房角关闭粘连≤1/2周者为A组(13眼);1/2<房角关闭粘连≤3/4者为B组(18眼);房角关闭粘连>3/4者为C组(23眼),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 wk的房角和眼压情况,并观察术后3 mo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2wk的眼压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且B、C两组眼压降低幅度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明显减少,其中 A 组患者房角重新开放13眼,开放率达100%,B组房角开放14眼,开放率达78%,C组房角开放16眼,开放率为70%,三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仅有C组3眼再次发生青光眼,发生率为13%,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B组有3眼角膜水肿、2眼房角关闭粘连>3/4;C组5眼房角关闭粘连>3/4,1眼有前房消失,3眼角膜水肿,1眼脉络膜上腔出血,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两组再次出现房角关闭粘连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房角关闭粘连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房角达到开放,但对于重度房角粘连患者其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可能出现青光眼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