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院1972~1984年共收治14例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占同期484例骨肿瘤28%,占恶性骨肿瘤6.4%;男性10例,女性4例;20岁以下6例,平均29.6岁。发生于长管状骨有6例9处,脊柱3例7个椎体,下颌骨4例。 临床上均以急部肿块、肿胀或疼痛就诊,多伴有消瘦、乏力、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7例就诊时体温  相似文献   
2.
依据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生物力学变化,设计股骨粗隆间双重截骨及软组织松解术的新术式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其中CatterallⅡ期1例,Ⅲ期1例,Ⅳ期5例;股骨头危险征7例均有共27个,均有半脱位。随访19~41月,结果半脱位矫正6例、改善1例;股骨头危险征降至3例共5个,股骨头复圆3例、椭圆3例、扁平改善1例。对手术设计原理、手术方法、术式选择、本法优点作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正> 对于各种原因的骨缺损治疗,传统的办法是自体骨移植,但较大的缺损及小儿患者自身取骨量受限,因而寻找骨移植的替代材料为众多的骨科学者所关注。我科自1988年起用同种异体骨盐酸脱钙法制备成脱钙骨,临床应用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脱钙骨取材于新鲜的同种异体骨,即创伤截肢(指、趾)无污染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取出的股骨头,后路全椎板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卢、哈氏棒在治疗不稳定脊柱骨折中有其独特而且不易被取代的优点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因存在着穿钢丝难,及破坏部分脊柱结构和脱钩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自1991年6月以来,我们自制带安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0年12月至1982年5月,采用向骨内植入血管束方法治疗15例骨缺血性坏死,11例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坏死原因分别为潘泽氏病,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以及创伤后的环死),另4例为陈阳性腕舟  相似文献   
6.
桡骨颈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在儿童期称桡骨小头骨骺分离,为肘部常见的骨折。此种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可使肘部及前臂的功能受限,对肘部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将应用撬推手法治疗的26例儿童桡骨颈骨折介绍如下。一、病例资料: 我院自1971年底至1981年底,以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少年儿童桡骨颈骨折26例,倾斜角>60°者13例,倾斜角为30~60°者7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纤维瘤不仅由于其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及易于复发,且命名混乱,因而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不易彻底治愈的问题。我科于1970~1988年曾收治20例,通过回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造股骨头作为股骨头颈部病变的替代物,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手术,已有30余年历史。其间经过不断演变与改进,包括替代物材料及形态的更迭,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外已有大量病例报告,所称结果较为满意,但也尚存在不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1984年3月~1990年11月进行41例哈氏棒手术,本文对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哈氏棒手术共41例;矫治特发性脊柱侧弯29例,原发性侧弯2例,脊柱侧弯中男6例、女25例,年龄10~20岁,平均16.5岁;侧弯部位:胸段12例,胸腰段15例,腰段4例;侧弯程度:术前测得cobb角40~83°,平均62°,术后测cobb角26~49°,平均矫正37°,矫正率59.6%。矫治脊柱骨折脱位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鼻咽部及乳腺的浆细胞性炎症均有报道。但浆细胞性骨髓炎报道甚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加,在遭受致病菌的感染时,常可阻止病灶的扩散,使其限于局部,从而本症有增加的趋势。本文总结我院自1984~1992年收治的浆细胞性骨髓炎4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发病缓慢,无典型急性过程,病程迁延反复,局部症状体征较轻,除2例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