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型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CB-RFQM206CDF(1U)和CB-RFQM406CDF(2U)一次性去白细胞滤血袋,随机抽取采集7h内的新鲜全血60袋(各30袋),观察过滤时间、过滤前后细菌学检测、重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液常规指标等的变化;另取2种滤器血袋各5个批号各过滤5袋血液,比较不同批号滤器间白细胞过滤效果;采用细胞记数仪检测过滤前后血液常规指标,并用Nageotte计数板检测过滤后残留白细胞数、邻甲苯胺法检测FHb含量。结果2种滤器血袋过滤白细胞前后的血液均无细菌污染。CB-RFQM206CDF和CB-RFQM406CDF型滤器血袋血液过滤时间分别为(321.4±132.9)s和(663.3±210.5)s,血液回收率为(91.68±1.80)%和(92.70±2.11)%,白细胞去除率均为(99.998±0.001)%,白细胞残留量为(2.4±0.7)×104/袋和(4.6±1.6)×104/袋,红细胞回收率为(92.49±4.05)%和(91.99±3.28)%。2种滤器血袋过滤白细胞前后血液其它红细胞指标和FHb含量均无明显变化。2种滤器血袋不同批号间的白细胞去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2种新型一次性去白细胞过滤血袋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隐匿性HBV感染献血者的转归情况及回归献血的可能性。方法对部分隐匿性HBV感染献血者进行随访,复检HBsAg、HBV DNA及抗-HBs和抗-HBc等。结果共有51名OBI献血者完成随访复检,平均年龄为41.68±7.71岁;其中34名出现HBV DNA转阴(66.7%),平均年龄(34.88±9.05)岁;17名献血者随访时持续HBV DNA阳性,平均年龄(44.88±4.81)岁,P0.05。男性OBI献血者出现HBV DNA转阴的比例(64.3%)与女性(77.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前体内是否抗-HBs阳性与随访时是否HBV DNA转阴没有必然联系。所有随访的献血者HBsAg持续阴性、ALT正常且无不适症状。结论 OBI献血者在随访的病程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转阴率,是否可以归队献血需要经过严格的复检。  相似文献   
3.
甘草酸二铵 (商品名甘利欣 )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一种常用药物 ,临床应用证实其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和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本文通过检测CHB患者在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过程中 ,血清sHLA I类分子含量的变化 ,探讨甘草酸二铵对CHB患者免疫功能可能具有的调节作用。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正常对照血清样本为厦门市中心血站提供的 2 0 0 0年 10月 180名无偿供血者收集的血清。病例血清来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2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和一七五医院的住院或门诊患者。经临床确诊为CHB患者 173例 ,年龄 17~ 5 6岁 …  相似文献   
4.
甘草酸二铵(商品名甘利欣)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一种常用药物,临床应用证实其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和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BACKGROUND: Comparative study results between the efficac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y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remain controversial. Currently, meta-analysis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between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but lack investigations among TCM therapies. It makes us difficul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efficacy of TCM therap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ies of TCM therapy with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hyaluronic acid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using a network Meta-analysis method. METHODS: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tissue 10, 2015), EMbase, CNKI, CBM, VIP, Wangfang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up to October 20, 2015 for releva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ddressing the efficacies of TCM therapy versus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hyaluronic acid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selected the studies, extracted information, and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trials. Data extraction from eligible studies was pooled and meta-analyzed using Stata12.0 and WinBUGS1.4.3 softwares. Odd ratios with thei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were estimated as effect size between treatment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 total of 59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volving 6 155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12 treatment strategies were included. The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CM comprehensive therapy was superior to the TCM monotherapy and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hyaluronic acid. Among these therapies, the efficacy of needle scalpel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s optimal. TCM comprehensive therapies may be the best choice to treat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of Kellgren-Lawrence II-III. More large-scale and well-design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e still warrante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测定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10在干扰素α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中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0例正常对照、48例CH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CHC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完全应答组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CH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之一;有效激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80例正常人及78例CHC患者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用ELISA方法测定。结果 CHC完全应答组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在治疗第8周时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16周和第24周,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在治疗中的变化反映了CHC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色探针熔解曲线法(MMCA)在别嘌呤醇不良反应相关的HLA-B* 58∶01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147(人)份厦门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全基因组DNA后,按双盲对照试验,分别应用HLA序列分型(HLA-SBT)测序法和MMCA法检测各标本的HLA-B* 58∶01基因,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采用HLA-SBT测序法与MMCA法在1 147人份献血者标本中检出的HLA-B* 58∶01阳性及阴性标本均相同,分别为213和934例,符合率为100%(1 147/1 147);本组厦门地区献血人群的HLA-B* 58∶01携带率为18.57%(213/1147)。结论 MMCA法用于HLA-B* 58∶01基因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9.
HLA-Ⅰ类分子除了主要存在于人的有核细胞膜上外,还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于多种体液中。近年来发现,sHLA-Ⅰ类分子与器官移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肿瘤密切相关,其所具有的免疫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期关于sHLA-Ⅰ类分子研究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邻近眼、鼻、口等器官的无法或难于直接缝合的面部皮肤缺损患者.自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笔者采用改良菱形皮瓣对29例面部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了Ⅰ期修复,并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