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5-01至2016-09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150例,分为非冠心病(Non-CAD)组(n=45)、ACS组(n=105);ACS组患者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n=3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on-STEMI,n=31)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n=37)。收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加入钙离子载体A23187,得到微粒。用特异性红细胞源微粒抗体(glycophorine A CD235a)标记红细胞微粒,然后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ACS组外周血中红细胞源微粒水平(%)为26.20[15.90,38.00],Non-CAD组红细胞源微粒水平(%)为14.00[4.35,36.35],ACS组高于Non-CAD组(P0.05)。ACS组STEMI、Non-STEMI和UAP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水平(%)依次为27.20(17.25,24.25)、21.50(12.76,34.90)、30.20(17.10,39.65),这三类患者之间红细胞源微粒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水平高于Non-CAD,提示外周血红细胞源微粒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ACS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ACS患者发生急性血栓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内皮细胞源微粒(EMPs)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EMP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冠心病组(Non-CHD组,57例)和AMI组(110例)。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将AMI组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亚组、双支血管病变亚组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评估AMI组患者TIMI危险评分,将其分为低危亚组、中危亚组和高危亚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EMPs水平,比较各组EMPs水平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EMPs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Non-C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87±21.53)%∶(32.16±20.10)%,P=0.001];AMI单支血管病变亚组、双支血管病变亚组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EMPs水平分别为(35.23±22.17)%、(42.98±17.46)%、(49.19±2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TIMI评分低危亚组、中危亚组和高危亚组EMPs水平分别为(28.22±5.38)%、(45.98±19.98)%、(52.56±18.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L-C水平、LVEF与EMPs水平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结论:AMI患者外周血EMPs水平升高,EMPs水平与AMI冠脉病变程度和预后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3.
4.
茶多酚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抗自由基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多酚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抗自由基作用的观察杨敏,戴幼琴,吴炳辉,管根芳,徐汉民,董惠娣,费锦萍,袁玉娟THEEFFECTOFTEAPOLYPHENOLINAN-TI-FREERADICALSINPATIENTSWITHCHRONICRENALINS...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血内微粒所含microRNA水平,探讨微粒作为microRNA的运载体在ACS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 组,其中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收集研究对象冠状动脉血,离心得到微粒,然后经过芯片实验检测差异表达microRNA,并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冠心病组冠脉血微粒所含micro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MI组差异表达基因8个,上调5个,下调3个,UAP组差异表达基因18个,上调1个,下调17个。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血内微粒所含microRNA表达具有差异性,提示冠脉血内微粒microRNA可能与ACS发生急性血栓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非冠心病组正外周血物质代谢和微粒内物质代谢,证明 ACS 患者微粒内代谢成分.代谢通路不同于外周血成分代谢。方法 本研究对象分为非冠心病组(n=9)和ACS组(n=15),通过质谱仪检测外周血和微粒内物质代谢,分析两组外周血.微粒内差异性物质代谢物质和代谢通路。结果 外周血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差异变量81个,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有磷脂代谢,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酮体的合成与降解。ACS患者的外周血微粒代谢物鉴定显示其主要的代谢途径主要有淀粉蔗糖代谢和戊糖.葡萄糖醛酸酶转换途径的改变。结论 代谢组学变化可能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应用逐渐增多,术中对比剂使用的剂量也随之增加,对比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对比剂肾病、对比剂脑病(contrast-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也受到临床更多的关注。CIE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是一种由于使用对比剂而导致的急性、自限性、预后良好的短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部分患者症状较重,甚至死亡,一部分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或者CT扫描成像可发现异常[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2579例,PCI术1587例,其中行PCI术患者中有2例患者考虑是CIE,经积极治疗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评估红细胞源微粒(RMPs)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之间的关联,描述RMPs在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分ACS组(n=200),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n=100)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n=100),对照组为非冠心病组(n=100)。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收集ACS组以及对照组的外周血,离心后加入钙离子载体A23187,得到MPs。用特异性红细胞微粒抗体(glycophorine A)标记RMPs,后经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在体外,将ACS患者血浆中提取的RMPs加入对照组血浆中,在荧光标记的血栓底物作用下诱导血栓形成并用荧光光度仪检测RMPs的致血栓活性。结果 RMPs水平在ACS的AMI亚组(163×102)和UAP亚组(96×102)都明显高于对照组(12×102,P<0.05)。ACS患者在每一个时间段相对荧光单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MPs更易导致血栓形成且所需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组的外周血中RMPs水平明显升高,提示RMPs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过程。MPs诱导的血栓形成峰值前移,提示RMPs可能诱导凝血酶形成,揭示ACS发生急性血栓与RMPs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