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转移性小鼠肺腺癌(P615)皮下生长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体外接触培养法,对人肺腺癌细胞株(LTEP-a-2)侵入不同种属的胚胎心的敏感性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证明鸡胚心比鼠胚心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裸小鼠不仅对研究人体肿瘤细胞的肿瘤发生发展,而且对研究肿瘤细胞与宿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均可提供有价值的模型.人体恶性肿瘤在裸小鼠体内能否生长,生长后能否发生侵袭和转移,除了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外,肿瘤移植部位的环境因素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也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进一步观察和验证移植途径对肿瘤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常规培养瓶中附贴小块盖玻片,使CNE细胞株在玻片上生长。培养6、24小时和2、3、4天后,各取出附在玻片的瘤细胞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检查结果,泡状突起和微绒毛是瘤细胞表面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培养后一天,瘤细胞表面出现大量分布均匀的泡状突起,第二天开始分布于细胞周边,第三天后则几乎完全消失。而在培养第一天时,细胞边缘仅有少量微绒毛存在;到第二天时,微绒毛在细胞表面呈稀疏排列;第三天后,可见瘤细胞表面布满致密的微绒毛。此外,培养一天时,在细胞表面还查见叶状伪足和折叠皱纹状结构,后者于第二天消失。丝状伪足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均可查见,但多分布于细胞一侧,也有的沿细胞周边分布。丝状伪足可见有2级分叉,其末端呈吸盘样结构。本实验表明,CNE细胞株的表面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易变性,并可因培养时间的长短,而发生不同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是检查可移植性子宫颈癌(U27),经二十多年传代后形态的改变特征及其侵袭能力。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检查证明本瘤株已变为低分化的上皮癌;电镜检查胞浆内仅查见少数张力原纤维,细胞连接仅见半桥粒及类桥样结构,未见典型鳞状上皮癌的特征。扫描电镜检查可见癌细胞表面有两种主要表现类型:一种带有大量微绒毛;另一种表面比较光滑仅有少量泡状突起。肌肉内小块移植后3天,即见大量癌细胞脱离癌实体,向肌肉纤维之间活跃侵袭,侵袭方式主要沿肌细胞之间的自然间隙连续侵入,也见沿肌细胞表面呈阿米巴样运动,有的癌细胞表面伸出不同突起与靶细胞直接连接,有的癌细胞伸出丝状伪足,用其分叉的末端紧紧抓住靶细胞表面。在癌组织侵袭之处可见肌细胞变性、进而萎缩,最终可完全被癌细胞所代替。  相似文献   
6.
关于血液流变学和肿瘤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多数作者是从临床病人研究中发现血液粘度与恶性肿瘤间的相关性的。我们为了研究肿瘤在机体内侵袭和转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性,以及根据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程度而反应出的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进程,为临床提供血液流变学诊断依据,特设计本实验。实验用病理室建立的具有淋巴道合并血道双行转移的小鼠子宫颈癌14号(U14)。取接种后6~7天的5×10~6腹水细胞接种于近交系615小鼠的背侧部皮下。分4组,分别于接种后5、9、15和19天各处死14只动物,切取原发瘤及其周围组织、局部淋巴结和肺,用组织学方法确定侵袭和转移的程度,同时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的血浆粘度(η_b)、红细胞压积(H)、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粘度值之比(η_(be)/η_(bh)。此外先后两批各处死10只正常小鼠测定血液流变学的正常指标作对照。  相似文献   
7.
“扶Ⅱ号”抑制癌细胞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蕲蛇、地龙等鲜动物药组方的抗癌制剂──扶Ⅱ号,对小鼠宫颈癌,肺转移率、转移程度及淋巴细胞转移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肺腺癌的转移程度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固本抑瘤Ⅱ号是郁仁存教授临床治疗癌症有效的中药方,为了实验研究与临床情况更接近,本实验不但研究了固本抑瘤Ⅱ号对小鼠肺腺癌(La_(795))爪垫皮下移植后抑瘤作用;也观察了该药对肿瘤术后动物的生命延长率。以验证固本抑瘤Ⅱ号对临床诸多术后患者的抑瘤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龙胶囊(JLC)抑制癌细胞转移及复发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点突变重组人β-干扰素(IFN-β)对人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分别将人结肠癌LoVo、肺腺癌A549细胞置于含200IU/ml,1000IU/ml及5000IU/mlIFN-β培养基中培养24h后,于0.3%琼脂糖培养基中培养10~14d,观察软琼脂中集落形成情况。将裸鼠皮下接种LoVo,A549细胞,72h后分组,每次注射20万IU/kg或100万IU/kg,500万IU/kgIFN-β,每天1次,连续10d,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标准品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组。荷瘤后第14天处死小鼠,称取瘤重。以上实验均重复3批。结果在体外,经重组人新型β-干扰素处理的LoVo细胞及A549细胞的集落数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0.05>P>0.01),与标准品组无明显差异(P>0.05)。荷瘤裸鼠经治疗后,瘤重随着重组人β-干扰素剂量的升高而降低,即重组人β-干扰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oVo,A549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在疗效方面与标准品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β-干扰素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和肺腺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是用人肺腺癌细胞系(LTEP-a-2)在NiH-nu/nu裸小鼠背部皮下接种,成功地建立了一株可移植性瘤株模型。以1×10~6和1×10~7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动物皮下,先后2次共接种16只裸小鼠,结果有11只动物发生肿瘤,瘤发生率为68.8%。以生长良好的肿瘤进行传代,各代均利用其上一代皮下生长的实体瘤的瘤小块或瘤细胞悬液进行移植,历时2年共传15代。实验共用62只裸小鼠,肿瘤总发生率为(54/62)87.1%。第1代肿瘤的潜伏期较长(26~117天);经传代后潜伏期逐渐缩短,第5代以后趋于稳定,潜期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