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法治疗复杂阻生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收 治的复杂阻生牙患者 180 例,以简单随机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90 例。 对照组行凿骨劈冠拔除术,研究组行低速直机联合高速 涡轮机微创拔牙法。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张口受限程度、创面肿胀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 2%h 、术后 4%h 疼痛评分。 结果:研究组总 有效率为 92.22% ,较对照组的 75.56% 高( P <0.05 );研究组术后 2%h 、术后 4%h 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 P <0.05 );研究组张口受限程度 和创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 P <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78% ,较对照组的 26.67% 低( P <0.05 )。 结论:复杂阻生牙采用低速 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法,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张口受限、创面肿胀程度,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术前鼻-牙槽塑型(PNAM)正畸联合Tennison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96例。其中采用PNAM正畸联合Tennison法唇裂修复术治疗者54例,为观察组;采用Tennison法唇裂修复术治疗者42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正畸前后的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裂隙宽度、鼻底宽度、鼻小柱宽度,并与对照组术前做对比。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2年随访,对比两组的发音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的上唇裂隙宽度、上前牙槽裂隙宽度、鼻底宽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等级数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随访,观察组的发音基频、谐噪比、最大发音时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基频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PNAM正畸联合Tennison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利于缩小唇腭裂裂隙,促进鼻底宽度和鼻小柱宽度的恢复,从而提高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的治疗方法,并比较髁突骨折不同处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2013年间收治28例、44侧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患者,22侧髁突囊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中注意保护翼外肌的附着;其余22侧采取保守治疗,术前或术中取模,术后配戴颌垫并配合弹性牵引及开口训练。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治疗结果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手术治疗组髁突骨折22侧,术后髁突位置基本回复到关节窝内17侧,其牙弓宽度及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术后髁突仍然脱出关节窝5侧;保守治疗组22侧,术后髁突成功回复到关节窝内4侧,其余18侧脱出关节窝,其面下1/3仍有不同程度增宽。手术治疗组疗效评分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 对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伴脱位患者,应在保持翼外肌良好附着的前提下,对脱位的髁突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这样有利于脱位的髁突恢复到正常的生理位置,维持下颌骨的正常宽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颧上颌复合体(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ZMC)骨折后眶下神经的损伤情况。方法 参照经典Zingg分类法,对2015年收治的70例单侧ZMC骨折进行分类,并测定其患侧与健侧眶下神经支配区皮肤的痛阈及两点辨别觉。利用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对眶下神经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应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ZMC骨折患者患侧眶下神经支配区均有不同程度感觉异常。对痛阈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骨折类型间眶下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点辨别觉测定结果显示,B型与C型较A型骨折神经损伤程度更严重(P<0.05),B型与C型骨折间神经损伤无显著差异。结论 ZMC骨折容易引起眶下神经损伤, B型骨折患者神经损伤情况最重, A型骨折神经损伤最轻。  相似文献   
5.
苏佳楠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10):1113-1116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IPT)中重度慢性牙周炎(CP)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2015-01~2016-12该院治疗的64例中重度CP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以抗生素(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联合IPT,对照组则仅实施IPT。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牙周指数[牙周袋探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糖代谢[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牙周指数(PD、PLI、SBI)、糖代谢指标(FPG、HbA1c)、炎症因子(hs-CRP、TNF-α)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IPT可显著降低中重度CP合并T2DM患者牙周指数,有效改善糖代谢,对疾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M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98例和联合组102例。常规组男51例、女47例, 年龄(31.74±5.13)岁, 实施稳定性咬合板治疗;联合组男64例、女38例, 年龄(30.65±5.28)岁, 实施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颞下颌关节功能量表(Helkimo)评分、静息状态下表面肌电图[左侧颞肌前束(LTA)、右侧颞肌前束(RTA)、左侧咬肌(LMM)、右侧咬肌(RMM)]。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98/102)]、外观总满意率[93.14%(95/102)]高于常规组[82.65%(81/98)、75.51%(74/98)](χ2=9.586、P=0.002, χ2=11.857、P=0.001)。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2.09±0.45)分]、Helkimo评分[(1...  相似文献   
7.
颧上颌复合体(ZMC)骨折是颌面部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除了面部凹陷、复视等临床症状外,还常常因损伤邻近的眶下神经导致患侧下睑、颧面部、鼻、上唇皮肤及黏膜的感觉异常。本文对眶下神经损伤的解剖基础、ZMC骨折中眶下神经损伤的诊断和评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与凿骨劈冠法拔除残根残冠对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73例残根残冠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组(285例)及常规组(188例)。常规组采用凿骨劈冠法治疗,微创组采取微创拔牙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拔牙窝完整性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手术前后龈沟液炎性介质(前列腺素E2、髓过氧化酶、细胞间粘附分子-1、五正聚蛋白-3)、应激指标(丙二醛、活性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疼痛介质(半乳糖胺、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1),拔牙窝完整性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术后第1 d、第3 d末微创组龈沟液炎性介质(前列腺素E2、髓过氧化酶、细胞间粘附分子-1、五正聚蛋白-3)、应激指标(丙二醛、活性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及疼痛介质(半乳糖胺、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微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微创拔牙技术治疗残根残冠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并发症少,能显著减轻术后局部炎症及应激反应,减少疼痛介质分泌,提高患者满意度,优于凿骨劈冠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