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通塞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AECOPD) 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预测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通塞颗粒的活性 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利用人类基因(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系统(OMIM) 等数据库检索 AECOPD 疾病基因;绘制韦恩图并获取药物-疾病共同靶点;构建通塞颗粒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相 互作用网络图,根据网络关系筛选核心靶点;借助R 语言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 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 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 1.5.6 软件对通塞颗粒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 分子对接。②实验验证。随机将50 只SD 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各10 只。除对 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构建AECOPD 大鼠模型,并于急性加重前2 d 及其后4 d 予药物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 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指标[0.3 s 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0.3 s 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 量的比值(FEV0.3/FVC)、呼气流量峰值(PEF) ],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IL) -17 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 观察气道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果:通塞颗粒治疗AECOPD 的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素、芹黄素、木犀草 素、山奈酚、β-谷甾醇,主要作用于肿瘤抑制蛋白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 等核心靶 点。GO 富集分析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通塞颗粒治疗AECOPD 与TNF、IL-17 等信号通路干预氧 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通塞颗粒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AECOPD 的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FVC、FEV0.3、FEV0.3/FVC、PEF 值均较对照 组降低(P<0.05)。中药组、西药组以及联合组的FVC、FEV0.3、PEF 值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联合组 FEV0.3/FVC 值较模型组升高(P<0.05)。中药组FVC、FEV0.3、FEV0.3/FVC、PEF 值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联合组FVC、PEF 值均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升高(P<0.05);联合组FEV0.3 较西药组升 高(P<0.05)。模型组血清TNF-α、IL-17 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的TNF-α、 IL-17 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血清TNF-α、IL-17 含量均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模 型组肺组织磷酸化P65/非磷酸化P65、磷酸化AKT/非磷酸化AKT、磷酸化MAPK1/3/非磷酸化MAPK1/3 和非 磷酸化TP53/GAPDH 蛋白表达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以及联合组上述蛋白表达含量均 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上述蛋白表达含量均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通塞颗粒治疗 AECOPD 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与舌象及胸部CT的关系。方法 收集177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首发症状(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舌象、胸部CT等信息共同构建数据库。结果 伴有消化道症状者55例,无消化道症状者122例。舌色主要表现为红舌和青紫舌;舌形主要表现为胖大舌、齿痕舌;舌苔主要表现为苔黄、苔薄、苔腻。伴有消化道症状者中齿痕舌、苔黄、苔厚苔腻的占比高于无消化道症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消化道症状者比较,有消化道症状者出现双肺片状磨玻璃影较多,出现右肺磨玻璃影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部CT与舌象关系中,单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影的患者红舌占比相对最高,伴有实变的患者青紫舌占比相对较高;双肺散在磨玻璃影及双肺片状磨玻璃影患者主要表现为齿痕舌、胖大舌;各种不同的CT表现,均多数表现为薄黄腻苔。结论 COVID-19的病位在肺、脾;病理特点为毒、湿、热、瘀、虚,湿热贯穿病程始终。有消化道症状者湿、热的病理表现更明显,并迅速出现双肺的病理改变,病程进展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肺益肾方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祛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肺益肾方汤剂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随访1个月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症状评分、影像学、血清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咳嗽、黄痰、口渴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胸部CT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CD4~+于治疗14 d和随访1个月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CD8~+于随访1个月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肺益肾方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增强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异钩藤碱(IR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凋亡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黄芩苷对人肺癌H460细胞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MT)、侵袭和迁移生物学特性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H460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芩苷对H460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表达量,划痕实验检测黄芩苷对H46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黄芩苷对H46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H460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等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黄芩苷可抑制H460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对H460细胞的IC50为(188.1±11.52)μmol/L;黄芩苷以浓度依赖性促进H460细胞凋亡,抑制H460细胞侵袭和迁移;qRT-PCR结果发现黄芩苷能够促进H460细胞中E-cadherin基因表达,抑制N-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表达;黄芩苷可下调PCNA、MMP-2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且能够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黄芩苷可抑制人肺癌H460细胞增殖、EMT、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清肺益肾方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祛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肺益肾方汤剂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随访1个月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症状评分、影像学、血清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咳嗽、黄痰、口渴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胸部CT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CD4+于治疗14 d和随访1个月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CD8+于随访1个月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清肺益肾方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增强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