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家思想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本文在道家思想文化背景下,以<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而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一段文字为例,从"心"、"君主"、"神明"、"明"等字词、概念的考察、解释入手,对相关文句进行诠释,反过来进一步证实道家思想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汉字以形表义,属表意体系的文字,蕴含和反映出一定中国古代文化信息。结合汉字研究、考古成果、文献记载,分析“医”“药”“针”三字及其异体字的甲骨文、金文等早期形态,探讨其中所承载、蕴含的中医文化。“医”繁体作“醫”“毉”,“醫”之造字反映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以外伤为主,“毉”之造字反映了巫医同源、医源于巫的现象。“药”繁体作“藥”,由上“艸”下“樂”组成,“艸”表明“药”最初指能够治病的植物,“樂”之生成原理与中医使用不同性味药物和合而成的汤剂治病之理相同。“针”为“箴”“鍼”的俗写字,“箴”与“鍼”为异体字;“箴”“鍼”形符“竹”“金”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中针具材质的变化;“箴”“鍼”声符“咸”为“感”之古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针刺所产生的效应及机制;文献中将“针”“石”合称,反映出历史上二者在功用上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医、易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以《易经》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现象大量存在。本文仅从《泰》、《豫》、《蛊》、《无妄》等四卦的角度联系相关中医理论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臧守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1989-1990
在道家重要文献<老子>中"古始"、"小国寡民"的远古社会时期是"道"的一种比拟,回归远古社会是<老子>中所提倡的"复道"途径之一,回归远古社会的本质是要人们回归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的社会风气、纯粹平和的心理精神状态,对于现代人的健康养生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在道家思想文化背景下,对《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句中的"肾"、"作强"、"使巧"等词语进行考察与诠释.认为在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下,"肾"对应于"道";"作强"在《老子》中是"道"生万物的过程,对人体而言是肾精化生人体脏腑、血气、骨骼等的过程;"伎巧"在《老子》中指"道"化生万物的功能,对人体而言是指由肾精所化生的脏腑、血气、骨骼等功能.《黄帝内经》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正确理解与诠释《黄帝内经》离不开对道家思想文化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7.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洪 ,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世称“葛仙翁”。葛氏一生著述甚多 ,内容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生物、物理、天文等多个方面。在医学方面 ,葛氏选集各家著作 ,广泛搜求各地流传的验方 ,分类编成《玉函方》百卷。后为携带和使用方便 ,乃将其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采自民间的单方、验方及灸法另为一编 ,初名《肘后救卒方》,又称《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是一部以治疗急症为主的综合性医籍 ,对于中医药科学史的研究和中医临床的应用 ,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葛氏在针灸学术方面具有三个显明的特点 ,详述如下。1 重灸轻针《灵枢经》丰富和发…  相似文献   
8.
9.
在道家文化背景下,以《素问·宝命全形论》一段为例,通过对其中“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愿闻其道……不知其谁”等用词、组句与道家文献的对比考释,以证《内经》受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内经》援引道家的概念、思想以发挥医理。  相似文献   
10.
《灵枢》中“细子”凡七见,皆是雷公向黄帝请教时的自称。如《经脉第十》:“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禁服第四十八》:“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通于九针六十篇……。”“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雷公再拜而起曰:……细子愿以受盟。”对于“细子”,一般笼统地释为“小子”,那么究竟何谓“小子”,有何蕴意呢?以下略为之考述。《易经》之中以“大”称阳、以“小”称阴。如“泰”卦卦象坤外乾内、坤上乾下,卦辞曰:“小往大来。”而“否”卦卦象正好与“泰”卦正相反,而卦辞曰:“大往小来。”其中所说的“往”指由内而外,“来”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