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激活素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每周1次,连续4周,造成小鼠肝损伤模型,另设激活素抗体中和组于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的次日腹腔注射激活素A的中和抗体,每周1次,连续4周,各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的次日检测小鼠血清酶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组织激活素A、激活素ⅡA型受体、纤维结合蛋白(FN)、Ⅰ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Con A组肝脏病理损伤最为严重,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索形态消失,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激活素抗体中和组病理损伤明显轻于Con A组,肝细胞略有肿胀,仍可见肝小叶结构.荧光定量PCR显示Con A组和抗体中和组激活素A及其激活素ⅡA型受体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N、Ⅰ型胶原及TIMP2的mRNA水平抗体中和组明显低于Con A组.结论 激活素A是Con A诱导模型鼠肝损伤的重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Con A诱导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为病毒感染等引发的免疫性肝损伤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 (10 mg /kg ),每周1次,连续4周,检测血清酶学改变、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结果成功构建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结论采用Con A诱导可成功构建C57BL/6小鼠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对高血脂小鼠体质量和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利拉鲁肽低、高剂量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4组均饲喂高脂饲料。对照组和模型组均ip生理盐水,阳性组ig辛伐他汀,利拉鲁肽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ip 200、400μg/kg利拉鲁肽1次,连续4周。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称质量,检测各组小鼠给药前后血清中TC、TG、LDL-C、HDL-C水平,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及血脂指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利拉鲁肽低、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及血脂指标明显降低,且利拉鲁肽的效果明显优于辛伐他汀;与模型组相比,利拉鲁肽低剂量组的AI显著性降低,利拉鲁肽高剂量组的AAI显著升高。结论 利拉鲁肽能具有很好的调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Ⅰ(hs-TnⅠ)水平与出院后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9月至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 71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既往病史等。hs-TnⅠ水平的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90 d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依据患者90 d随访时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mRS 0~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 3~6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TnⅠ水平与90 d预后的关系。结果出院后90 d随访,1 717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 322例,预后不良395例,mRS评分0~6分,中位评分2(1,3)分。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女性[44. 6%(176例)比32. 3%(427例),χ~2=20. 05]、年龄[67(58,75)岁比62(54,69)岁,χ~2=50. 22]、入院时NIHSS评分[7 (5,10)分比3 (2,4)分,χ~2=348. 35]和hs-TnⅠ水平[0. 01(0,0. 01)μg/L比0(0,0. 01)μg/L,χ~2=29. 44]、白细胞计数[8. 43 (6. 79,10. 42)×10~9/L比7. 51(6. 21,9. 13)×10~9/L,χ~2=32. 42]、收缩压[150 (140,170) mm Hg比150 (135,165) mm Hg,χ~2=4. 22]、住院时间[8(6,9) d比7 (6,8) d,χ~2=49. 06]、既往卒中病史患者比例[54. 2%(214例)比42. 3%(559例),χ~2=17. 38]及hs-TnⅠ升高[16. 7%(66例)比8. 9%(118例),χ~2=19. 25]、临床恶化[18. 5%(73例)比2. 7%(36例),χ~2=127. 02]患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吸烟史患者比例[34. 7%(137例)比44. 0%(582例),χ~2=10. 90]、肌酐[67. 4(56. 4,84. 7)μmol/L比70. 9(60. 8,81. 2)μmol/L,χ~2=4. 26]、血红蛋白[140(126,149) g/L比142(131,153) g/L,χ~2=14. 95]及血细胞比容[42. 2(38. 6,44. 7)%比42. 8(39. 8,45. 6)%,χ~2=13. 16]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 33,95%CI:1. 01~1. 77)、年龄≥60岁(OR=1. 59,95%CI:1. 18~2. 14)、既往卒中病史(OR=1. 46,95%CI:1. 11~1. 92)、入院时NIHSS评分≥5分(OR=11. 49,95%CI:8. 57~15. 4)、hs-TnⅠ升高(OR=1. 56,95%CI:1. 05~2. 32)、临床恶化(OR=14. 71,95%CI:8. 89~24. 33)为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升高(OR=0. 62,95%CI:; 0. 43~0. 88)为90 d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均P 0. 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hs-TnⅠ升高是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