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共刺激分子PD-L1、PD-L2和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 2,PD-L2)和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法检测PD-L1、PD-L2和B7-H...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CD4+ T和CD8+ 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体外实验观察重组人PD-L1蛋白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1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和67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宫颈癌内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分析宫颈癌内浸润的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分析PD-L1促进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CD4+ T和CD8+ 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上皮不表达PD-L1;宫颈癌PD-L1的表达率为70%(47/67)。部分宫颈癌内浸润的淋巴细胞表达PD-1,且淋巴细胞存在凋亡现象。PD-L1阳性宫颈癌肿瘤内浸润的CD8+ 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体外实验发现PD-L1与健康人或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混合培养48 h后,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2组平均凋亡率分别为(32.8±1.4)%、(38.3±1.5)%(P<0.05)和(27.7±1.3)%、(30.9±1.9)%(P<0.05);抗PD-1抗体使PD-L1诱导的T细胞凋亡率下降,分别为(29.8±1.6)%和(31.6±1.4)%(P >0.05)。PD-L1对人外周血活化CD4+ T和CD8+ T细胞均有促凋亡作用。结论:人子宫颈癌异常表达PD-L1与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及CD8+ 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PD-L1经PD-1促进活化的CD4+ T和CD8+ 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对人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免疫荧光观察各组T细胞PI3K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培养72 h后各组T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ELISA检测各组T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FN-γ含量。结果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T细胞均表达PI3K,细胞增殖OD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灵芝多糖组T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T细胞凋亡率也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8.23%和29.74%;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T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5)。结论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均明显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FN-γ,灵芝多糖还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并抑制T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7同源体4(B7 homolog 4,B7-H4)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数量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4蛋白在16例正常乳腺组织和79例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观察64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D3+ T细胞和FOXP3+ Treg的浸润情况;统计学分析B7-H4的表达与癌间质浸润的FOXP3+ Treg数量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B7-H4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内癌和浸润性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0.0%和78.1%,其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和导管内癌组(P=0.000,P=0.009),但在正常乳腺组织和导管内癌间未见明显差异(P=0.037);B7-H4的表达与乳腺癌间质浸润的FOXP3+ Treg数量正相关(P=0.368,P=0.003),而与浸润的CD3+ T细胞数量负相关(rs=-0.316,P=0.011);但B7-H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结论:B7-H4在乳腺癌异常高表达且与肿瘤局部免疫抑制有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黄文炼  徐曼  王婷婷  耿卫朴  陈瑜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5):1096-1099,1103
  目的  探讨B7同源体4(B7 homolog 4, B7-H4)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CD4+T、CD8+T细胞的数量和IFN-γ细胞因子分泌的关系。  方法  应用S-P免疫纽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析乳腺癌组织内浸润的CD4+T、CD8+T细胞数量及TGF-β1和IFN-γ分泌情况。  结果  B7-H4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37.5%和25.0%, 三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 < 0.01);B7-H4阳性乳腺癌组织内浸润的CD8+T细胞及IFN-γ分泌细胞数量明显低于B7-H4阴性的乳腺癌组织(P < 0.05), 但B7-H4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内浸润的CD4+T细胞及TGF-β1分泌细胞数量无关。  结论  B7-H4在乳腺癌中表达明显上调, 并与抑制CD8+T细胞浸润和分泌IFN-γ有关。B7-H4在下调乳腺癌抗肿瘤细胞免疫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在3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30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Ⅱ-Ⅲ,CINⅡ-Ⅲ)和67例子宫颈癌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双标(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double-staining)观察肿瘤内浸润的FOXP3+、CD4+T、CD8+T细胞数量及其TGF-β1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B7-H4不表达于正常人宫颈上皮,仅在部分瘤变宫颈上皮微弱表达;子宫颈癌B7-H4的阳性表达率为46%(31/67),显著高于正常人宫颈上皮和瘤变宫颈上皮(P<0.01,P<0.05);子宫颈癌B7-H4阳性组病灶内浸润的CD8+T细胞以及分泌IFN-γ的CD8+T数量显著低于B7-H4阴性组(P<0.001,P<0.035);B7-H4的表达与肿瘤内浸润的FOXP3+细胞、CD4+T细胞以及分泌TGF-β1的CD4+T细胞数量无关(P>0.05,P>0.05)。结论:B7-H4在人子宫颈癌细胞异常高表达,并与肿瘤内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减少以及分泌IFN-γ减少有关,提示B7-H4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CD4+T和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体外实验观察重组人PD-L1蛋白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1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和67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宫颈癌内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分析宫颈癌内浸润的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分析PD-L1促进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CD4+T和CD8+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上皮不表达PD-L1;宫颈癌PD-L1的表达率为70%(47/67)。部分宫颈癌内浸润的淋巴细胞表达PD-1,且淋巴细胞存在凋亡现象。PD-L1阳性宫颈癌肿瘤内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体外实验发现PD-L1与健康人或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混合培养48 h后,T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2组平均凋亡率分别为(32.8±1.4)%、(38.3±1.5)%(P<0.05)和(27.7±1.3)%、(30.9±1.9)%(P<0.05);抗PD-1抗体使PD-L1诱导的T细胞凋亡率下降,分别为(29.8±1.6)%和(31.6±1.4)%(P>0.05)。PD-L1对人外周血活化CD4+T和CD8+T细胞均有促凋亡作用。结论:人子宫颈癌异常表达PD-L1与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及CD8+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PD-L1经PD-1促进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于前列腺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例原发于前列腺的IVLBCL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临床随访,并复习了文献报道的6例前列腺IVLBCL.结果:IVLBCL累及前列腺的患者中位...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