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背景: 采用动态无损伤加载系统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力学加载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骨形态计量学指标,于2007-04/08在吉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完成。 材料:9月龄雌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去势加载1 N组、去势加载2 N组、去势加载4 N组,每组7只。 方法:将去势对照组和去势加载组大鼠双侧背部卵巢切除,假手术组背部切口除去少量脂肪后,闭合伤口。大鼠去势1周后,去势加载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无损加载系统对大鼠胫骨两端开始加载,加载载荷分为1,2,4 N,15 min/d,加载4周。 主要观察指标:胫骨近端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 结果:去势加载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高于去势对照组(P < 0.05,P < 0.01),去势加载4 N组和去势加载2 N组大鼠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厚度高于去势对照组(P < 0.001);去势加载4 N组骨小梁分离度较去势对照组下降 (P < 0.05),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加,骨小梁面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有增加并接近假手术组的趋势,骨小梁分离度有下降趋势。假手术组单荧光标记表面、双荧光标记表面均低于去势对照组。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加,单荧光标记表面、双荧光标记表面、双标间距、骨矿化沉积率均有增加趋势;去势加载2 N组和去势加载4 N组骨矿化沉积率均明显高于去势对照组(P < 0.05)。 结论:在1~4 N范围内,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加,去势大鼠各个骨形态计量学参数都有优化的趋势,骨组织微观结构有较大的改善,骨量丢失减少,骨质疏松进程减慢。  相似文献   
2.
背景:课题组总结发现,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的病例中,除小部分由于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和个别存在复位问题之外,绝大多数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术后复查X射线片可见,2枚头颈拉力螺钉位置均位于股骨颈中上部。 目的:通过有限元计算,验证股骨近端髓内钉头颈拉力螺钉不同置入位置的生物力学性能,从而指导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以减少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利用MIMICS中的布尔运算将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骨折模型,建立三维模型。实验分为2组:中下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头颈拉力螺钉置于股骨颈中下1/3处;中上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头颈拉力螺钉置于股骨颈中上1/3处。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头颈拉力螺钉于不同方向置入时股骨及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与结论:骨折断端应力分布结果显示,中下组小转子处所受压应力小于中上组,并且中下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各钉所受最大应力平均值大于中上组。骨折断面张开角测量结果显示,加载后中下组骨折断面张开角小于中上组。载荷与位移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加载后中下组股骨上部合位移小于中上组。说明2枚头颈拉力螺钉置入股骨颈中下1/3处时,生物力学性能更好,结构相对更稳定,受力更合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股骨干骨折常合并各种并发症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院自 1996年~ 2 0 0 2年 7月间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72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 ,男 4 2例 ,女 30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9岁 )。右侧 37例 ,左侧 35例。新鲜骨折 5 0例 (开放骨折 12例 ) ,陈旧骨折 2 2例。上段 18例 ,中段 2 5例 ,下段 2 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 d~ 14个月 (平均 36 d)。本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 32例 ,开放复位 4 0例 (植骨 2 4例 )。1.2   手术方法1.2 .1  闭合穿钉 患侧由大粗隆顶点起向近侧…  相似文献   
4.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明显改善者2例(7%),无效者1例(3%),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诱发椎动脉痉挛。钩突关节肥大并非是主要致病因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疗,从而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人脊柱腰椎松质骨归一化应力松弛蠕变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腰椎L5椎体松质骨的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在ShimadzuAUTOGRAPH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L5椎体松质骨试样进行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结果得到了L5椎体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还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取得了回归系数a、b、c、d值。结论L5椎体7200s应力松弛量为0.261MPa、7200s蠕变量为0.217%。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磁场对家兔骨软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对家兔骨软骨骨折的修复作用。方法:将16只家兔人工造成临床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动物模型,骨折采用钢丝内固定,不用外固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每天用脉冲磁场刺激6h,对照组不用电磁场刺激,喂养条件相同。术后12周全部处死后行大体标本、光镜、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6只家兔软骨骨折全部愈合,修复组织为类透明软骨,2只软骨骨折未完全愈合,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对照组7只未完合愈合,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1只完全愈合,修复组织为类透明软骨。结论:①脉冲电磁场对骨软骨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②脉冲电磁场能使软骨骨折达到类透明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采用动态无损伤加载系统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目的:观察不同强度力学加载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骨形态计量学指标,于2007-04/08在吉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9月龄雌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去势加载1N组、去势加载2N组、去势加载4N组,每组7只.方法:将去势对照组和去势加载组大鼠双侧背部卵巢切除,假手术组背部切口除去少量脂肪后,闭合伤口.大鼠去势1周后,去势加载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无损加载系统对大鼠胫骨两端开始加载,加载载荷分为1,2,4N,15min/d,加载4周.主要观察指标:胫骨近端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去势加载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高于去势对照组(P<0.05,P<0.01),去势加载4N组和去势加载2N组大鼠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厚度高于去势对照组(P<0.001);去势加载4N组骨小梁分离度较去势对照组下降(P<0.05),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加,骨小梁面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有增加并接近假手术组的趋势,骨小梁分离度有下降趋势.假手术组单荧光标记表面、双荧光标记表面均低于去势对照组.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加,单荧光标记表面、双荧光标记表面、双标间距、骨矿化沉积率均有增加趋势;去势加载2N组和去势加载4N组骨矿化沉积率均明显高于去势对照组(P<0.05).结论:在1~4N范围内,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加,去势大鼠各个骨形态计晕学参数都有优化的趋势,骨组织微观结构有较大的改善,骨量丢失减少,骨质疏松进程减慢.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松质骨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股骨头松质骨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头松质骨的拉伸、压缩、扭转、剪切、弯曲、冲击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得出了股骨头松质骨的拉伸、压缩破坏载荷、强度极限、弹性模量,扭转破坏扭矩、扭转剪切强度极限,弯曲破坏载荷、弯曲强度极限、剪切破坏载荷、剪切强度极限,冲击功、冲击韧性等测试指标的实验结果。结论 股骨头松质骨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压缩弹性模量大于拉伸弹性模量,扭转强度大于剪切强度,抗弯强度与抗压强度接近。  相似文献   
9.
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软骨粘弹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膝关节软骨和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对正常和病态膝关节软骨进行一维拉伸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归一化蠕变函数表达式.以冯元桢教授的准线性理论得出了正常组和病态组膝关节软骨松弛函数表达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病例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植骨融合、手术前后颈椎融合节段曲度高度变化情况等;JOA评分法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9.1分,术后3个月平均14.4分,平均提高5.3分,术后改善率为83.8%,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及其他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症状加重、钛网脱出及钢板螺钉折断等.术后6个月,钛网植骨融合率达95.6%.结论 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时,合理应用外科技术可避免取骨区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