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大剂量纳络酮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 (n =2 5)和对照组 (n =2 2 ) ,观察早期血压的变化 ,1 0d时患者的颅内压、脑水肿带、GCS、及远期疗效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早期两组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纳络酮治疗组颅内压明显增高和重度脑水肿者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1 ) ,治疗 1 0天后 ,治疗组意识恢复清醒率 (48.0 % )高于对照组 (2 7.3 % )(P <0 .0 5) ,3个月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重残率明显减少 (P <0 .0 5)。结论 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能降低颅内压上升的幅度、减轻脑水肿 ,并且具有促醒、减少致残率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自述患糖尿病,自服药治疗,药物不详。因"2年前出现黏液便,每日1~3次,里急后重,同时轻度左侧腹痛,但排大便后可缓解,时有血便"于2018年4月30日入院就诊。入院时生命征正常,曾在外院做肠镜检查,肠镜显示肠腔明显狭窄,进镜困难,病理回示"距肛门10 cm"肠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球筋膜下麻醉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62例(162只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由同一术者分别给予球筋膜下麻醉(A组,81例)或球后麻醉(B组,81例)后,实施手术操作.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麻醉镇痛效果,并对患者合作度和麻醉并发症进行考察对比.结果 162例患者在手术的四个阶段感觉无痛或轻度不适,平均疼痛评估分数如下:A组1.06±0.02,B组1.25±0.03.实施麻醉过程中A组(0.15±0.02)疼痛分数低于B组(1.04±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和术后0.5h、24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合作度较好或非常好的A组占88.9%,B组占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多并发球结膜下出血,B组多并发眼睑水肿.结论 球筋膜下麻醉过程中与球后麻醉相比患者疼痛较轻,手术过程中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和满意的患者合作度,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192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92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指出临床上有误诊率高,手术后合并症多(38.5%),死亡率高(29.7%)的特点;年龄、哥拉斯科昏迷(GCS)评分、血肿量、病情进展的速度、术前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和术后合并症等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CT检查的指征应予放宽。手术治疗要结合老年人特点,宜采取损伤小、时间短、确实有效的手术方式,合理用药,加强对合并症的防治,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脉络膜渗漏综合征的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脉络膜渗漏综合征(UES)的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UES患者11例17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7只眼在作巩膜板层切除手术后1~28个月再行造影检查。 结果 FFA及ICGA检查显示12只眼有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及视盘水肿,2只眼在后极部出现荧光素渗漏点,14只眼有豹纹样色素斑(豹斑),8只眼有线条状或网状色素条纹。ICGA检查4例5只眼的斑片状强荧光一直持续至晚期,1只眼在眼底下方有三角形弱荧光区,1只眼在后极部显示地图状弱荧光区。巩膜板层切除手术后患眼睫状体脉络膜脱离逐渐好转甚至消失,脉络膜高灌注状态改善,渗漏点消失。1只眼手术2年后视网膜下液又增多。 结论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及视盘水肿、豹斑和线条状或网状色素条纹是UES的特征性眼底血管造影表现;这些表现有助于加深对此病的理解和临床诊断。(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89-192)  相似文献   
6.
FFA和OCT结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分型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成像(OCT)两种影像检查评估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分型和性质。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50例(68眼)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Stratus-TM型OCT仪两种检查并相互印证。主要指标CNV的形态及类型。结果以FFA检查能否清楚显示CNV边界来分类,典型性CNV5眼(7.4%),部分典型性CNV14眼(20.6%),隐匿性CNV43眼(63.2%)(其中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型38眼,晚期无源性渗漏5眼),CNV瘢痕化5眼(7.4%)。以OCT检查CNV所在部位来分类,CNVI型(RPE下型)5眼(7.4%),CNVII型(视网膜下型)19眼(27.9%),混合型38眼(55.9%)(又分为松散型、纺缍型、Duplicate型和高隆起型4种),CNV瘢痕化5眼(7.4%)。在FFA上显示为典型性CNV,在OCT上显示CNV多位于视网膜下(I型)或RPE复合体光带水平。CNV前无伴发病变的遮蔽。在FFA上显示为隐匿性CNV,在OCT上显示CNV多位于RPE复合体光带水平或位于RPE下(II型),主要是CNV比较松散或CNV前常有伴发病变的遮蔽或两者具有。伴发病变包括视网膜水肿出血、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和/或RPE的浆液性或出血性脱离。结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CNV分为I型、II型及混合型比较实用。两种影像检查相互印证,特别是在遮挡因素较重时,OCT极有助于对CNV的分型和性质的判断,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渊  张文一  王明扬  王军 《眼科》2011,20(4):251-254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辅助下剥除视网膜内界膜的手术方法在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9例41眼,黄斑前膜23例23眼。方法全部患者施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曲安奈德辅助下制作玻璃体后脱离,确认完全切除残留在黄斑周围的玻璃体后皮质,然后再次注入曲安奈德使之沉积于黄斑周围,利用视网膜镊完整地剥除内界膜,范围约2~3个视盘直径。主要指标视力、OCT结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7.73±7.09)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63眼(98.4%),不变1眼。全部患者完整地剥除内界膜,剥除区界限明显。通过OCT证实,全部黄斑裂孔闭合,黄斑前膜未见复发,未发生因剥除内界膜损伤视网膜的并发症。结论在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手术中曲安奈德辅助下可安全完整地剥除内界膜,减少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脉络膜转移癌患者49例(66只眼),均行眼底检查,其中44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12例合并吲哚氰绿造影检查,8例行B超检查.采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24只眼,联合光敏治疗1只眼.眼敷贴放疗1只眼.,TTT采用的治疗参数为光斑1.2~3.0mm,能量450~1000 mV,时间60 s.做2次TTT者2例,做3次TTT者1例.结果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35例.双眼17例(34.7%).年龄23~74岁,平均47岁.视力小于或等于0.05者13只眼,0.06~0.2者22只眼,大于等于0.3者31只眼.已发现原发肿物40例(81.6%)(行手术切除术25例).其中患乳腺癌16例(32.7%),肺癌(包括支气管1例)14例(28.6%),肝胆肿物3例,结肠癌及胃癌3例,妇科附件肿物2例,鼻咽癌l例(含卵巢黏液囊性腺癌1例),脊柱骨肿物1例,尚未查明原发肿物5例(10.2%),4例尚在检查中.眼底有1个转移灶者58只眼(87.8%).2个转移灶者4只眼(6%).3个及以上转移灶2只眼(包括7个灶1例).根据眼底转移灶所在部位及发展情况,将转移灶分为孤立型,39只眼,占59%(39/66);弥漫型,19只眼,占28.8%(19/66);早期型,8只眼,占12.1%(8/66).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见早期转移灶处呈低荧光,晚期灶处荧光融合呈中等或强荧光.对8例孤立型转移灶行B超测量,其平均值约为11.5 mm×10.5 mm×3.6 mm,瘤体最高可达4.9 mm.作敷贴放疗的患者1例,观察3个月,瘤体变扁平,维持原视力.作TTT治疗后3例随访各为4、3、2个月.病变稳定,视力不变或轻度下降.结论脉络膜转移癌有其临床特点.眼底病变分型有助于对病情的了解.在全身治疗情况下,埘眼部孤立型及早期型转移灶采用TTT治疗,可使病灶消退,保护视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帮助.(中华眼科杂志,2009,45:229-23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MSCT)高危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5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5例患者进行MSCT扫描,将所得扫描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并分析各种CT征象,分析CT高危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联性。结果 在5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中,腺癌32例(58.18%),鳞癌21例(38.18%),小细胞癌1例(1.82%),大细胞癌1例(1.82%)。不同病理类型早期周围型肺癌CT高危征象中的分叶征、毛刺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叶征、毛刺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对判断周围型肺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有一定意义,可帮助临床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定性认识,为定性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IRVAN 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光璐  卢宁  王明扬 《眼科研究》2006,24(2):191-194
目的介绍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评价激光光凝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13例诊断为IRVAN综合征的患者,做眼部检查包括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超声波检查、ERG检查等,以确定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行多项实验室检查、经颅多谱勒超声波检查、甲皱襞微循环检查等以探索其病因。对19只患眼进行了激光光凝治疗。1例口服抗痨药物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13例26眼,20~40岁者12例。视力≤0.05者7眼(26.9%),0.06~0.2者1眼(3.9%),≥0.3者18眼(69.2%)。眼前节房水闪辉阳性3眼,虹膜后粘连1眼。能查眼底的20眼中,视盘动脉瘤即视盘根部膨大或呈瘤状18眼(90%),视盘附近动脉干上的动脉瘤16眼(80%),所有病例均有动脉瘤。FFA可见视盘呈强荧光,静脉管壁着染或渗漏荧光。所有病例周边部均有大片无灌注区呈锯齿状强荧光边。19眼激光光凝治疗后,16眼(84.2%)能维持治疗时的视力或稍有改善。平均观察33.3个月(1个月~19年)。长期抗痨治疗无效。多项检查未得出与病因相关的阳性结果。结论13例患者均具有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符合其诊断标准。激光光凝治疗可延缓甚至稳定眼底病变的进展。病因仍难以查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