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8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572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2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1186篇
预防医学   407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512篇
  3篇
中国医学   585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囊靠近子宫剖宫产瘢痕对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我院就诊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6~9周第一次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超联合检查作为分组依据,选取70例妊娠囊距子宫剖宫产瘢痕(简称囊痕距)≤2 cm的患者为观察组,并按1.0 cm为界限分为囊痕距1 cm组和囊痕距1~2 cm组,同时随机选取70例囊痕距2 cm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妊娠、分娩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前置胎盘、胎盘穿透、胎盘黏连、胎盘植入、剖宫产率、早产率、子宫切除率、胎儿窘迫等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囊痕距1 cm组在各指标方面均高于囊痕距1~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终止妊娠孕周短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输血量高于对照组,且囊痕距1 cm组的终止妊娠孕周短于囊痕距1~2 cm组,分娩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输血量高于囊痕距0~1 cm组(P0.05)。三组新生儿情况方面有差异,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囊痕距1 cm组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低于囊痕距1~2 cm组(P0.05)。结论妊娠囊越靠近子宫瘢痕,则发生围生期并发症的风险越高,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丁书文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运用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房颤疗效显著。本研究以丁教授多年的处方数据为基础,探讨丁教授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的丁书文教授处方数据,筛选出治疗房颤的372个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点式互信息、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丁教授的药物配伍和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获得了丁教授治疗房颤的核心处方,提示益气活血解毒法是其主要治则治法;利用处方相似性和社团分析方法,获得15组类方,其中3种类方与丁教授总结的三大治法高度符合;为探寻丁教授清热解毒配伍特点,结合关联规则和点式互信息算法,获得了10个丁教授清热解毒配伍药对。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名医处方数据分析与提炼的可行方法,对丁教授经验的传承和临床应用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肝吸虫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是目前我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引起人类肝吸虫病的肝吸虫包括华支睾吸虫、麝猫后睾吸虫和猫后睾吸虫,流行于我国的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最多,流行于湄公河流域的麝猫后睾吸虫次之,两者都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尽管政府对肝吸虫防控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我国部分省肝吸虫感染率有随时间增高趋势,说明肝吸虫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本文针对华支睾吸虫病和麝猫后睾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测和诊断、传播和流行、以及防控等现状进行综述,指出了未来肝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PA-MSHA)预处理对严重脓毒症大鼠肠组织和腹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建立脓毒症模型)、模型组(建立严重脓毒症模型)和实验组(建立严重脓毒症模型+给予PA-MSHA预处理),三组各10只,分别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三组大鼠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三组大鼠肠道内VCAM-1和ICAM-1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相同方法检测大鼠腹腔灌洗液和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肠上皮细胞未见异常,肠腺体未见异常,未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和实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肠上皮细胞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固有层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但实验组肠道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和实验组肠组织中VCAM-1和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5)。模型组和实验组腹腔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5);实验组腹腔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 0. 05)。模型组和实验组肠组织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5);实验组肠组织中TNF-α和IL-6较模型组显著下降,IL-10的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 05)。结论 PA-MSHA预处理可促使局部细胞因子和VCAM-1及ICAM-1水平下降,从而可有效减轻脓毒症大鼠肠道炎症损害,缓解肠道炎症反应,减轻脓毒症病情进展,因此对脓毒症导致的肠道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假性Kaposi肉瘤,又称肢端血管性皮炎,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本文通过报告1例静脉瓣功能障碍致假性Kaposi肉瘤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假性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假性Kaposi肉瘤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治疗。结果 患者男性,37岁。长期从事站立性体力劳动,两踝关节内侧下方数个暗紫红色瘀斑,近1个月久站后皮损处疼痛。结合病史、病理切片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假性Kaposi肉瘤”。经穿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抗凝、改善循环后,双下肢皮损处无明显疼痛,皮损较前无明显扩大或增多。结论 静脉瓣功能障碍与假性Kaposi肉瘤发生发展相关,较为罕见且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需结合皮损特点、病理及血管影像特点综合考虑,目前无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疾病,预防复发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国内外治疗指南中推荐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为预防复发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并且目前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数据。由于治疗指南更新的相对滞后,针对长效针剂的实际临床应用尚不能及时在指南中全面体现。基于此,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的组织下,由15位精神科专家组成了本共识的专家组,在系统总结长效针剂在精神分裂症全程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基础上,针对临床实践者最关注的长效针剂实际临床应用问题,包括适用患者人群、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特殊人群使用以及使用全程中的医患沟通要点给予了合理阐述,以期帮助医生在实践中规范合理地应用以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囊蚴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小型鱼类112条,吸虫囊蚴阳性率为39.29%。观察到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ITS2序列分析鉴定为4种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一种在形态学上判定为非人类吸虫的囊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对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虫种鉴定有一定的缺陷,可以结合ITS2序列分析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