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获取白纹伊蚊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并探讨其作为基因表达内参照的作用。方法根据昆虫β-肌动蛋白核苷酸序列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通过PCR的方法从白纹伊蚊C6/36细胞中扩增获得白纹伊蚊β-肌动蛋白基因片段,进一步通过RT—PCR的方法验证其在稳定转染空载体和40S核糖体蛋白S4(RPS4)基因的白纹伊蚊C6/36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获得白纹伊蚊β-肌动蛋白基因片段,长911bp,与其他几种蚊β-肌动蛋白基因对应序列的相似性在89%以上。在稳定转染空载体和RPS4基因的C6/36细胞中,均可稳定地扩增出目的基因。结论成功获得了白纹伊蚊β-肌动蛋白基因片段,并且该片段完全可以用作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时的内参照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抗体,观察不同菌株对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39例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中CagA和VacA抗体.这些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均经胃镜证实。观察不同毒力的HP菌株对胃黏膜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CagA及VacA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且CagA抗体阳性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活动及萎缩的程度较CagA抗体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在肠上皮化生方面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具有CagA及VacA基因的幽门螺杆菌可能在诱导胃黏膜炎症及萎缩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蜘蛛痣是肝硬化患者的一种常见体征,教科书及专科书籍都将蜘蛛痣归因于肝功能紊乱所导致的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追根溯源,我们发现有关文献并不支持该观点,蜘蛛痣形成的主因是血管扩张物质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门诊就诊的Hp感染患者2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具体为: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雷贝拉唑20 mg+胶体果胶铋200 mg,2次/d,共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强化治疗14 d,具体为:荆花胃康胶丸160 mg(3次/d)+ 养胃颗粒5 g(3次/d)+艾普拉唑5 mg(2次/d),总疗程28 d。在疗程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自愿原则对其中215例进行Hp抗体分型检测,Cag A抗体和/或Vac A抗体阳性为Ⅰ型菌株(毒力菌株),共153例;Cag A抗体和Vac A抗体均阴性为Ⅱ型菌株(低毒菌株),共62例。比较不同致病力菌株的根除率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1.54%和87.69%,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3%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毒力组和低毒力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62%和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含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增加强化治疗对Hp根除率提高不显著,但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不同致病力Hp菌株的根除率相当,Hp抗体分型检测对于临床抗菌治疗用药无明显指导意义,不推荐作为Hp感染诊疗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复杂的临床表现,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展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可能。方法详细阐述1例41岁中年女性PSC合并U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PBC发展为PSC的可能。结果本例患者10年前肝脏穿刺诊断为PBC,7年前肠镜检查诊断为UC,因出现直肠阴道瘘,通过相关检查诊断为PSC,通过手术探查,确诊并发结肠癌。文献复习提示PSC易合并UC同时存在,而且,随着UC病程的延长,患者容易并发结直肠癌。结论对UC患者进行结肠镜的定期检查能及早发现结直肠癌,并延长生存期,如果UC患者合并PSC,肠黏膜异型增生及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6.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胃黏膜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胃黏膜病理学改善的情况,为3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提供病理学改善依据。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确诊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行3联疗法观察疗效的患者114例。治疗1个月后经^13C呼气试验检查为阴性者,将其作为观察组;1年以后观察组患者复查^13C呼气试验,仍为阴性者作为根治组,转阳性者作为未根治组。另选择行2次以上胃镜检查(平均时间间隔1.5年)的患者165例,其均未行3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根据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幽门螺杆菌根治组较未根治组及对照组在黏膜的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及淋巴滤泡减少的程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胃黏膜病变的逆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谷氨酰胺对20例活动期小肠Crohn病患者进行临床对照治疗,通过病人口服乳果糖及甘露醇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两者的比值,分别观察服用谷氨酰胺7天及15天后对照组和病例组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实验表明,谷氨酰胺具有稳定肠粘膜结构的屏障功能,有助于肠粘膜损害的修复及疾病的缓解。谷氨酰胺用于Crohn病治疗,初步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有望成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3种方法不同组合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诊断方法 ,以提高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 5 9例胃镜检查患者除作组织病理检查外 ,在胃窦部取 3块胃粘膜分别作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涂片染色。结果 检测方法中以细菌培养阳性率为最高 [76.19% (175 / 2 5 9) ];快速尿素酶试验次之 [5 8.3 % (15 1/ 2 5 9) ];组织涂片染色最低 [5 1.7% (13 4/ 2 5 9) ];后 2项与细菌培养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以 3种方法平行检测为金标准 ,细菌培养敏感性为 87.1% (175 / 2 0 1) ,快速尿素酶试验为 75 .1% (15 1/ 2 0 1) ,组织涂片染色 66.7% (13 4/ 2 0 1) ;两两平行检测的敏感性 :细菌培养加快速尿素酶试验为 99.5 % (2 0 0 / 2 0 1) ,细菌培养加组织涂片染色为 89.6% (180 / 2 0 1) ,快速尿素酶试验加组织涂片染色为 85 .1% (171/ 2 0 1)。结论 平行检测可提高 Hp感染诊断敏感性 ,细菌培养加快速尿素酶试验是提高 Hp感染诊断敏感性的一个较理想的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FTR)对胃间质瘤治疗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对33例病灶大、位于固有肌深层胃间质瘤行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治疗的34例胃间质瘤病例在有效性、安全性、手术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3例EFTR治疗的病例中,2例因病灶过大未能完成手术,其余均顺利切除病灶,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个月无复发。与ESD治疗病例相比,手术切除率(93.9%比100%)、并发症发生率(6.5%比2.9%)、术后3d平均体温[(37.2±0.4)℃比(37.0±0.4)℃]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8.5±8.0)×10^9/L比(6.1±1.7)×10^9/L]、术后恢复时间[(6.1±2.1)d比(5.2±2.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FTR组术中钛夹使用个数[(7.0±3.5)比(4.9±3.1),t=2.55,P〈0.05]及术后禁食天数[(3.4±1.5)d比(2.0±1.0)d,t=4.36,P〈0.05]明显多于ESD组。结论EFTR对胃问质瘤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与ESD术式比较EFTR手术风险并未明显增加,但作为ESD手术的扩展,EYrR手术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对结直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中TK1、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手术切除标本中TK1的水平,观察上述3种方法诊断结直肠癌的阳性率,同时比较TK1联合CEA较单一应用CEA诊断阳性率的变化。随访患者术后1、3、6个月TK1的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TK1组织化学法诊断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为78%,分别与血清TK1、CEA比较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K1联合CEA诊断的阳性率为72.0%,联合诊断较单一方法诊断的阳性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1、3、6个月血清TK1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6个月血清TK1水平接近正常人群。结论 虽然组织TK1的检测方法阳性率最高,但其操作繁琐,费时。而血清TK1操作简便易行,是继癌胚抗原(CEA)后又一个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监测疗效的方法,临床可望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