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母婴结局。【方法】收集重度子痫前期孕妇204例,根据子痫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OSP),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EOSP组剖宫产率91.23%(52/57)与LOSP组93.19%(137/14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EOSP组胎儿生长受限(FGR)、低蛋白血症、早产、DIC、心衰发生率均显著高于LO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EOSP组低出生体质量、婴儿入NICU、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脑损伤高危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LO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早产率高,剖宫产是主要分娩方式,其母婴结局与发病孕周密切相关,适当的期待治疗并适时中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哈医祛风膏中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的含量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01 moL/L硫酸铵溶液(37:63,用三乙胺调pH至4.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在320 nm。用完全随机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哈医祛风膏疗效。结果:去氢骆驼蓬碱的线性范围为12~83 μg(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值为1.33%、骆驼蓬碱的线性范围为12~83 μg(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值为1.77%。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1%,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哈医祛风膏中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的含量测定。并哈医祛风膏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较好、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可考虑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住院药房抗菌药物消耗数据、用药频度(DDDs)及临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头孢菌素类使用最为频繁,其中五水头孢唑林DDDs排第1;临床主要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占32.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54.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耐药;粪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对大多药物100%耐药。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存在一定关系,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变化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2008-01~2010-05急诊收治20~55岁的多发伤患者,将入选的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多发伤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创伤后12 h内开始给予乌司他丁治疗,2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以后每8 h 1次,连续7 d.采集患者在入院时(0)、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及第7天外周静脉血.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及血清TNF-α、IL-1、IL-6浓度.分析比较不同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多发伤患者创伤后第1天(24 h)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血清IL-6、TNF-α浓度均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至第3天(72 h)后降至正常.乌司他丁治疗组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血清IL-6、TNF-α浓度均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伤患者SIRS平均持续(10±3.5)d,乌司他丁治疗组平均持续(7±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29).多发伤患者MODS平均持续(8.8±2.6)d,乌司他丁治疗组平均持续(5.6±2.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25).结论 多发伤患者早期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及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呈一过性升高.乌司他丁能缩短多发伤患者SIRS、MODS持续时间,但未发现能显著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莎车县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为查明暴发原因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结果莎车县伤寒疫情共报告病例253例,发病率为31.63/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年龄组,此年龄组占总病例的72.33%。结论该次伤寒暴发疫情主要是因为饮用被污染的自来水,同时也存在食用冰水、凉皮等三凉食品,病家卫生条件差,苍蝇密度高,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差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手术人路及术后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枕大孔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及预后.结果 采用远外侧入路术式行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症状改善9例,相仿6例,加重1例.脑神经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访16例,平均随访4.3年,复发1例.9例正常生活(56.3%).结论 远外侧入路是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的合适手术路径.术后管理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叶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叶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9例分叶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结果 9例均在DSA下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分叶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7例动脉瘤分叶为一大一小,6例存在单侧A1段优势供血征。9例均经翼点入路直接夹闭,2例加行包裹术。8例出院时恢复良好,1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结论分叶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与单侧A1段优势供血征有较高的相关性。手术宜在动脉瘤破裂3 d内或14 d后进行。翼点入路为首选入路,但可能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有助于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股骨近端骨折,经初期保守或手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后续治疗。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初期治疗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THA治疗经初期治疗失败的29例(29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随访期间脑血管意外死亡2例,失随访2例,最终23例(23髋)获得随访。23例接受THA时的年龄为41~80岁,平均(62.0±12.6)岁。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结果依据术后X线片。结果:23例获得随访的时间为24~151个月,平均(70.7±39.7)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3~53分,平均(19.2±11.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61~100分,平均(88.0±9.8)分(P<0.001)。22例使用非骨水泥股骨柄,其中18例发生了骨长入,另4例为稳定的纤维固定,未见股骨柄松动或下沉征象。无一例需要翻修。结论:采用THA治疗经初期治疗失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较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但在假体选择和手术操作技术上存在诸多难点,需要在术前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ail growth factor-C,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在交界痣3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30例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皮肤恶性黑素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痣和正常对照组(P<0.05),交界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作为临床治疗黑素瘤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