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2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近20年来,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SCLC)放疗方面的进展推动了其综合治疗模式的改变。本研究旨在分析收治的LS-SCLC的放化综合治疗模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L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病理证实且接受根治性目的放疗的患者,就分期检查、放化疗模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20例患者。绝大部分患者治疗前接受了骨扫描和脑CT或MRI检查。96%的患者接受了诱导化疗,中位诱导化疗周期数为2。仅5%的患者接受了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的比例为25%,中位放疗剂量为56 Gy(39~70 Gy),超分割放疗(每次1.4 Gy,每日2次)的比例为58%。接受脑部预防性放疗的比例为11%。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95%CI:20~25个月),2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6%和22%。结论: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LS-SCLC总体治疗效果同文献报道相近,分期检查也相对比较完善,但在治疗模式上,同步放化疗的应用比例较低,放疗早期参与和脑部预防性放疗的应用方面尚存在不足,在以后临床实践中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PLL)影响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1例PLL治疗情况并复习国内外有关PLL治疗病例38例,合计39例。分析PLL预后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1.孤立性病灶治疗方式有手术局部切除(10例),放射治疗(2例)和联合化疗(3例)。局部复发2例(手术1例,放射1例,剂量8Gy),死亡3例。多发病灶治疗方式有:联合化疗(17例),放射治疗(3例)和未治疗(4例)。治疗病例中,局部复发7例(化疗6例,放射1例,剂量21Gy。死亡10例。2.有B症状者(12例)死亡9例(75%),无B症状者(27例)死亡(3例)(11.1%)(P<0.01)。结论有B症状者、肝内病灶多发者预后差;孤立性病灶者,无论手术、放射或/和化疗都有较好的局部控制。肝内多发病灶者,单纯全身化疗局部复发率高,放射治疗对控制局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剂量临床Ⅰ和Ⅱ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根据预后因素给予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不同放射剂量患者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 对75例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如下方案入组:A组14例,脑内单一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Gy,10分次后缩野至残留病灶,总剂量为45Gy,15分次;B组29例,脑内多发病灶、脑外无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9Gy,13分次;C组32例,脑内脑外全有病灶,全脑放射剂量30Gy,10分次。结果 近期疗效:3个组放射治疗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均得到缓解,神经压迫等神经功能受损症状A、B、C组缓解率分别为100%(7/7)、86%(12/14)、93%(14/15)。远期疗效:总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7.6个月(0.8-52.7个月),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6%、23%;A、B、C组的1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5%和38%、52%和26%、33%和10%。生存情况:总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0.8~52.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490k,、26%;A、B、C组的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3%和49%、50%和23%、45%和9%。副反应:急性反应中A组1例放射治疗中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C组1例放射治疗2次癫痫发作。晚期不良反应中B组2例有思维或(和)行为障碍及神经异常表现。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放射剂量增高可提高脑病灶的局部控制时间(P=0.003),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卡氏评分及脑病灶的局部控制对患者的生存期有影响的趋势(P值分别为0.051、0.056)。结论 根据预后因素给予:NSCLC脑转移不同的放射剂量可得到较好的局部控制时间,对部分患者避免过度治疗,为临床Ⅲ期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顺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顺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LDDP)的体外及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LDDP,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脂质原料、普通顺铂(CDDP)和LDDP对肺癌A549细胞株的毒性。以近交系C57BL/6N小鼠为受试动物,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2 wk后,尾静脉分别注射CDDP和LDDP,剂量均为6 mg·kg~(-1);每周3次测量肿瘤体积,直到小鼠死亡或者满60 d,观察肿瘤生长为治疗前体积5倍的时间(t_(5v))和肿瘤生长延迟(TGD)时间以及生存时间。结果脂质原料体外无细胞毒性;LDDP对A549细胞株毒性大于CDDP(P<0.01),其IC_(50)为1.72 mg·L~(-1),约为CDDP(3.25 mg·L~(-1))的1/2;LDDP能显著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其TGD时间明显长于CDDP组[(12.79±3.8)d vs (3.84±1.97)d,P<0.01];同时,LDDP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5 d,显著长于CDDP组(25 d),P<0.01。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脂质无细胞毒性,用其制备的LDDP对肿瘤细胞的毒性高于CDDP,并可延缓Lewis肺癌荷瘤鼠的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顺铂纳米脂质体的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顺铂是临床常见的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的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其进入体内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而限制了放疗增敏作用的发挥,顺铂的缓释制剂有望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加疗效,并降低毒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包裹的顺铂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方法:选用C57BL/6N近交系Lewis肺癌荷瘤小鼠80只(肿瘤生长5~7d),分成两组,普通顺铂组(CDDP)和顺铂脂质体组(LDDP),尾静脉分别注射顺铂注射液和顺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剂量均为6mg/kg,于注射后不同的时间取血并处死动物,取肿瘤、肾、肝和肺组织,每个时间点各5只小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游离铂的含量。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DDP组小鼠在注射后游离铂立即达到最高血药浓度3.24μg/ml,并迅速降低,2h后在血液中已经无法检测出游离铂。LDDP组小鼠注射后1h,血浆游离铂达峰浓度13.79μg/ml,是CDDP组峰浓度的4倍多。72h后血药浓度为1.04μg/ml,血中顺铂浓度呈明显的两相性变化过程,初始相顺铂浓度快速下降,半衰期为1.27h,其后第二相顺铂浓度缓慢下降,半衰期为19.47h。结论:顺铂纳米脂质体新配方,使游离铂的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初步达到了长循环,缓释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 ( NSCLC)放射治疗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 3 5例完成根治性放疗的老年 NSCLC患者施行常规和非常规分割放疗 ,其中 52例在放疗前或 (和 )放疗后接受中位数 2周期 ( 1~ 9周期 )的化疗。 结果 按时完成放疗者 89例 ,4 4例疗程有中断。总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6%、3 9%、2 3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64 %、4 2 %、4 0 %;无远处转移者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52 %、3 6%。3 3 %( 44 /1 3 5)未接受连续放疗 ,中断原因 :患者不能耐受 3 1例 ,化疗 4例 ,其他 9例。不同放疗分割方式及辅助化疗对疗程中断无影响 ( P>0 .0 5)。放疗连续组与中断组比较 ,放疗疗程中断明显影响生存率 ( P<0 .0 5)、局控率 ( P<0 .0 1 )。 结论 老年 NSCLC完成根治性放疗后有较好的疗效。部分患者对根治性放疗耐受性较差 ,与放疗分割方式及非正规化疗无关。放疗耐受性差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放疗加热疗肺病灶≥5 cm非小细胞肺癌临床Ⅰ~Ⅱ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放疗+热疗肺肿瘤≥5cm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NSCLC满足肿瘤最小径〉15cm或体积≥125cm^3及其他人组条件后,接受放疗+热疗。共30例进入研究组,其中男23例,女7例;中位年龄61岁(32~81岁);鳞癌22例,腺癌8例;Ⅰb期6例,Ⅱb期1例.Ⅲa期10例,Ⅲb期8例,Ⅳ期5例。肿瘤中心温度43.0~43.5℃,为智能控温方式。热疗结束后1h内行放疗,总剂量60~66Gv,分30~33次。结果平均肿瘤体积275.45cm^3(125~900cm^3),平均加热次数7.2次(2~14次),平均放射剂量59.10Gy(23.96~69.67Gy)。5例未完成放疗计划,治疗中断原因与治疗方案的副反应无关。在加热过程中,无患者主诉胸闷气急或气急加重,呼吸、血压、脉搏在加热前后无明显变化。无一发生皮肤水泡及皮下脂肪硬化。无3级以上急性放射性反应。CR率为23%,PR率为50%,NC率为27%,PD率为0%。局部控制率为83%,中位局部控制时间19.2个月。死亡11例,2例死于局部肿瘤复发咯血,其中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中位生存期19.7个月,1年生存率为75%。结论 放疗+热疗用于肿瘤≥5cm的NSCL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无严重副反应,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9.
三维适形放疗最基本的要求是精确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然而,就目前的诊断技术而言,在平扫CT图像上很难将肿瘤与周围软组织完全分开,在肺癌中,向着肺门区方向差异最大,主要原因是肺门区的血管等软组织与肿瘤分界不清。即使参考影像诊断资料,也可提供不准确信息。在胸部增强定位CT图像上勾画靶区可提高与心血管临近GTV的准确性,且该方法花费低,容易实施。然而在目前应用的治疗计划系统中,剂量计算与CT值相关,因而在增强CT图像上设计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0.
影响准确勾画大体肿瘤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放疗方法因受正常组织及关键器官放射耐受剂量影响,对一些肿瘤局部控制率较低。而局部控制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提高局部控制率,有望提高生存率。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可达到在相同正常组织受量的情况下提高肿瘤放射剂量,从而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3DCRT是通过三维治疗计划设计,共面与非共面的多野照射,使高剂量区域的形态与所放射的肿瘤形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