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害怕自然分娩时的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因此,如何能减轻自然分娩的疼痛是产科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我院于2004年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自然分娩中,经过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本文将我科2005年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与无镇痛自然分娩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3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二孔技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住院4~6d,平均4.5d康复出院;随访3~6个月,B超检查无复发。提示高质量的术前准备、术后基础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4.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毒副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时出现的毒副作用、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引起毒副作用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CT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5例出现胃肠不适、恶,心、胸闷、Ⅰ度房宣传导阻滞及皮肤光敏反应。均发生在200mg/d雏持治疗期。经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后副作用消失。未停药治疗。有3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经减量、对症处理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发现肺毒性.出现干咳症状,经复查X线胸片、呼吸功能检查、肺CT检查而明确诊断。诊断肺间质病变后,立即停用胺碘酮,改为莫雷西嗪,控制心房颤动,同时给予口服阿奇霉素。连续服用3个月,此后随访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X线胸片无变化。结论胺碘酮的副作用彤式多样且轻重不一,对于出现的常见副作用经积极对症处理,可不予停药。但肺毒性是胺碘酮的严重毒副作用,典型表现为肺间质纤雏化。定期检查X线胸片并对可艇病例行肺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表现为肺问质增厚。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心病并高血清球蛋白分析沈铁吉林中心医院杨松梅,王长仁球蛋白的合成除肝脏外很大部分来源于肝外组织,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均可形成。目前肺心病人球蛋白变化很少有入关注,本材料证实肺心病具有高血清球蛋白这一特征,其增高的原因考虑是感染、营养不良,肺自身代谢...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EB病毒LMP2蛋白.方法 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e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EBV-LMP2基因插入到质粒pFastBacTMHT B中,获得携带EBV-LM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ac-LMP2.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表达N端携带6个组氨酸(6 X His)的LMP2融合蛋白His-LMP2.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纯化蛋白.结果 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预计结果一致.HPLC分析纯化后蛋白的纯度可达86%.结论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EB病毒LMP2基因并经过初步纯化后,可以获得较好纯度的LMP2蛋白.  相似文献   
8.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往往合并多药耐药。加之老年人,脏器功能特别是心脑肺功能和造血功能差,抗感染能力减弱,难以耐受强烈化疗,治疗难以缓解,较原发AML,预后更差,往往放弃治疗。2002~2004年,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采用小剂量HA[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加吉赛欣(rhG-CSF)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6例老年MDS转AML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北京市自1983年广泛服用脊髓灰质炎Ⅰ型、Ⅱ+Ⅲ型的分型糖丸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大大提高,有效地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病。为了解1986年改用Ⅰ、Ⅱ、Ⅲ型三价混合糖丸疫苗后其免疫效果,以及新的免疫效果与原来的效果比较,如何评价疫苗质量,指导今后计划免疫工作,我们于1985年7月至1987年5月在我市4个城区进行了此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