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性地研究一种非凋亡性死亡方式-自噬是否为青蒿琥酯(ART)诱导胰腺癌细胞死亡的途径,为青蒿琥酯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为探寻治疗胰腺癌的新策略提供思路.方法:经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并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观察抑制自噬对ART介导的Panc-1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经丫啶橙染色后提示阴性对照组和ART处理组细胞均存在自噬,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RT作用于胰腺癌Panc-1细胞并没有诱导细胞内自噬溶酶体明显增加,应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预处理后,荧光显微镜显示抑制自噬对细胞的生长状态无明显影响,台盼蓝排斥实验表明,抑制自噬对ART介导的Panc-1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抑制自噬对ART介导的Panc-1细胞G2/M期阻滞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ART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死亡的过程中存在自噬,但自噬并非ART诱导产生,也不是引起胰腺癌细胞死亡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胶囊内镜下小肠黏膜特征分析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胶囊内镜检查患者53例,认识胶囊内镜下小肠正常黏膜特征及小肠病变黏膜特征.方法:2010-08/2011-08,利用Miro Cam胶囊内镜系统对患者53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将受检者分为不明原因的消化系出血,疑为功能性胃肠病,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体检等共5组;通过查阅病案及电话回访,搜集资料,将胶囊内镜下所见作出最终的临床诊断;分析胶囊内镜下小肠正常及病变黏膜特征.结果:在53例患者中,1例因吞服胶囊后无图像信号,未能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例因患者吞咽胶囊困难而无法进行;其余51例均顺利到达结肠,到达结肠率为96.22%.胃的平均运行时间为69.78 min,小肠的平均运行时间为513.25 min.48例有消化系疾病的阳性结果,3例未见异常,阳性率为90.57%.在所有疑诊小肠疾病的51例患者中,胶囊内镜小肠病变总的诊断率为92.15%(47/51);空肠及回肠阳性诊断率为52.94%,包括炎症12例(1例临床确诊为Crohn’s病),息肉3例,不明肿块3例,淋巴滤泡增生1例,疑似小肠淋巴管扩张7例,钩虫病1例;同时检出反流性食管炎1例;慢性胃炎26例,糜烂性胃炎7例,胃部息肉3例;结肠炎症3例,结肠息肉5例,大肠黑变病2例.胶囊均自然排出体外,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Miro Cam胶囊内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检查安全,顺应性好;在胶囊内镜下,正常小肠黏膜及病变黏膜均呈现出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高频电凝摘除消化道息肉,具有高效、安全、痛苦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我科自1998年8月至2002年2月,用该法成功治愈消化道息肉83例,摘除息肉133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24例患者行PEG术。结果:行PEG术后置管3d~3个月14例;置管3个月以上10例,其中置管1年以上4例;并发造瘘口周围感染2例,造瘘管脱落2例,胃潴留l例,脾破裂1例。结论:PEG术后无肺部感染并发症,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内镜治疗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5.
电子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胃炎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对胃镜下直视诊断慢性胃炎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两者之间差异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提高胃镜医师对慢性胃炎的正确认识。方法选择我院经胃镜或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50例患者,对比其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计算两者的符合率。结果CSG与CAG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3%和58.1%,两种方法对胃镜诊断的一致性较差。结论提高慢性胃炎的诊断,应胃镜与病理诊断相结合,规范胃镜下操作,并采取准确、多部位取材活检以及规范病理检查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 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 2 4例患者行PEG术。结果 行PEG术后置管 3d~ 3个月 14例 ;置管 3个月以上 10例 ,其中置管 1年以上 4例 ;并发造瘘口周围感染 2例 ,造瘘管脱落 2例 ,胃潴留 1例 ,脾破裂 1例。结论 PEG术后无肺部感染并发症 ,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促进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是内镜治疗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及酒精性心肌病的特点,提高对这两种疾病诊治的认识。方法报道了1例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合并酒精性心肌病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及酒精性心肌病均无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药物,病程晚期分别需积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结论多囊。肾合并酒精性心肌病应重点控制血压,若效果不佳,最终需行CRT治疗及肾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CT影像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资料。结果嗜酸性胃肠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性;CT影像主要表现为以胃和小肠为主的弥漫性管壁水肿和增厚,CT影像显示病变部位和程度与临床疼痛部位和症状基本一致;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结论 CT检查可快速显示嗜酸性胃肠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这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从临床教师和临床学生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相应的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如何帮助和指导实习学生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过渡与转变,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谢宏民  杨新魁  李佳璇 《医学综述》2013,(19):3618-3619
目的 研究内镜下清理粪石治疗阑尾炎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通过右下腹彩超诊断粪石梗阻型阑尾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试验组实施经结肠镜下行粪石取出术,术后给予静脉使用左氧氟沙星(0.4g/d,3 d)联合甲哨唑(0.5g/d,3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给予静脉使用左氧氟沙星(0.4g/d,3d)联合甲哨唑(0.5g/d,3d)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内镜下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症状明显改善且未见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平均疗程(2.8±1.1) d,对照组平均疗程(7.2±1.8)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下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粪石梗阻型阑尾炎效果明显,较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不愿意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此方法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