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学科交叉研究予以推动,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构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是目前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术类研究生教育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现有培养模式在制度规划、专业建设及培养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其培养模式改革亟待推进。将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以新目标定位、新课程体系、新教研平台、新教学团队为核心的中医学术类研究生“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归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张伟教授将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引入中医临床与科学研究当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尤善治疗肺系病,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即"痹证",由五体痹和五脏痹组成。结缔组织疾病(CTD),中医又称风湿病,属"五体痹"范畴。间质性肺疾病(IL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咳嗽"、"肺胀"等范畴。肺脏受邪,气血失调,痰瘀互结,壅滞肺络,即可发为肺痹。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肺痹属五脏痹,为五体痹受邪深入发展而来。五体痹与五脏痹的发病关系以及证候表现体现了"五体合五脏"的理论思想,五体痹不愈,复感外邪,疾病传变入里,导致五脏痹。五体痹可导致五脏痹,五脏痹之间亦可相互传变。CTD是引起ILD的常见病因,五体痹不愈,内舍其合,继而引发多种呼吸系统损害,逐渐形成肺痹。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步,CTD相关ILD发病率明显上升。文章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CTD-ILD的关系,以求增强对CTD以及ILD的认识,为临床上诊疗开拓思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TD-IL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西医多应用糖皮质激素结合免疫抑制剂、抗纤维化药物等治疗.由于结缔组织疾病证型的自有特征及受临床常用药物的影响,多耗气伤阴,损伤脾胃,导致患者伴有气阴两虚的表现.故在临床CTD-ILD治疗中,当重视健脾养阴之法,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相关药物的毒副作用.此外,应用健脾养阴之法,可同调肺之母子二脏,以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起到补润肺之气阴之功.  相似文献   
5.
隐匿性哮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无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高反应。而该病病势较轻,尚未形成"伏痰夙根",可归为典型支气管哮喘的早期症候。气机升降失司为该病根本病机,本病病位在肺,而病本当在肝,治疗当以调畅气机为大法,在早期阻断后续病理改变。本文通过"肝左肺右"分析人体气机升降的意义,以及对隐匿性哮喘的证治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常用于治疗妇人脏躁证。但其方中"小麦"一味,具体应为全麦、麦仁抑或浮小麦,历代医家多有争议。试从仲景所处朝代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历代医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资料等进行探究,从而推断其中应用小麦种类,发现全麦更符仲景原意,浮小麦亦可稍作应急,但不可使用麦仁,临床用药宜有所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多归属"燥痹"范畴,后期则继发"肺痹""肺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散精失常,则会导致清窍、皮毛失养而干燥,后期渐及肺脏,导致肺叶不荣而痿,故"脾不散精"是贯穿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整个病程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不应仅限于"燥者濡之",而应从健脾益气、助脾散精立法,以达到标本兼治之功。从脾气散精的生理特点、脾不散精与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改变的病机变化,以及临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虫类药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虫类药性喜攻逐走窜、通经达络,有植物类药不可及之优势。针对肺纤维化以虚为本,痰、瘀、毒为标的病机特点,施以虫类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