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培养的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将第2代胎儿LEC于不同浓度的rhIL-1ra孵育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o tetrazole,MTT)法记录各孔黏附细胞数量的吸光度(A)值,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将第2代胎儿LEC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与不同浓度的rhIL-1ra再共育24h后,MTT法记录各孔细胞数量的吸光度(A)值,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结果:除1μg/L浓度组外,其余各组抑制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与胶原的黏附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组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100μg/L浓度组细胞收缩、变圆,但仍保持贴壁状态,与空白组对照可显著抑制已贴壁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有>1μg/L的各组rhIL-1ra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胎儿LEC与胶原的黏附,并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具有浓度依赖性。仅100μg/LrhIL-1ra浓度组作用24h可显著地抑制已贴壁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但仍保持贴壁状态,提示该药可能具有较轻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试验对象,按照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灼烧感、眼部干涩感、畏光、疲劳感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的SⅠt、泪膜厚度大于对照组,BU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的FL、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角膜损伤和保持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筋膜囊内麻醉在普通及特殊情况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98例(118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对血压、呼吸、心率及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在眼筋膜囊内麻醉下均能很好的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改用其它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为24.35 min.随机选择30例术中行心电监护,表明眼筋膜囊内麻醉对血压、呼吸、心率无明显影响,并且术毕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结论:眼筋膜囊内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于特殊情况的白内障手术,其相比表面麻醉和球后或球周麻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改良现有人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方法用改良培养法对人胚胎眼晶体前囊膜进行培养,并利用形态学检查方法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组织块法在加入培养基24 h内即可见细胞生长,且保持上皮细胞形态,1wk左右细胞融合。在体外可传5代以后细胞衰老,存活者呈成纤维细胞状。消化法中2 d后见细胞壁生长,1周左右细胞融合。结论成功地改进了建立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方法,为研究后囊膜混浊发病机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整合素与去整合素在后发性白内障方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状体摘除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整合素是一类介导C-C间以及C-ECM间的相互作用的黏附分子,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去整合素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它可以特异性的被整合素识别并黏附,从而抑制整合素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就整合素的功能,整合素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的分布及功能,晶状体上皮细胞与后发性白内障之间的关系以及去整合素在后发性白内障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青光眼为一组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常规手术治疗预后差的青光眼。近2年来,我科共收治难治性青光眼总15例,均行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