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伐他汀对首次成功的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首次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86例首次成功PCI术后患者。总胆固醇水平在3.5-7.0mmol/L(135-270mg/dL)之间。空腹甘油三脂水平小于4.5mmol/L(400mg/dL)。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外,加服氟伐他汀,44例)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42例)。治疗组氟伐他汀40mg/d。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生存时间。结果治疗组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1),治疗组有9例(20.5%),对照组有11例(26.2%)患者至少发生了一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P=0.01。结论对总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首次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氟伐他汀可显著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MACE)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75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2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30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5.6%(21/32),常规治疗组为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病死率为6.3%(2/32),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子彬  刘宁  李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86-187
目的 TIMI评分能否筛选出急诊胸痛患者中的低危和高危患者。方法收集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因非创伤性胸痛在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TIMI危险评分。TIMI评分为低分(0~2分)组的患者仅在门诊处理,中分(3~4分)组的患者在急诊留观24h,而高分(5-7分)组患者则收入住院综合治疗。观察患者14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TIMI评分低分组246例,中分组82例,高分组28例。356例患者14d内均随访成功,院外、住院期与出院后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共68例(平均发生率19.1%),随着TIMI评分的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ROC分析表明TIMI评分0-2对于排除心源性胸痛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65%,P=0.027;TIMI评分3-4诊断心源性胸痛的敏感性为54.9%,特异性为50.9%,P=0.027;TIMI评分5-7诊断心源性胸痛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6%,P=0.001。结论 TIMI评分低分组和高分组对于排除和确诊心源性胸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来筛选急诊胸痛患者中的低危和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PP)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之间相关性。方法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ISH组)31例患者,老年全期型高血压组(SDH组)29例患者,老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IDH组)28例患者及老年健康对照组32例患者,分别检测PP、血HCY及IMT。结果 ISH组、SDH组、IDH组3组PP及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ISH组较SDH及IDH组高,3组不同类型高血压IMT较对照组增高,脉压与血HCY及IMT呈正相关。结论 ISH患者PP升高与血HCY升高及IMT增厚相关,PP及血HCY升高可能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拮抗剂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58例以前未治疗过且超声心动图证实有LVH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或β2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8个月后,比较两种药物对LVH的影响。结果共获得52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8个月后,缬沙坦组左室重量指数(LVMI)从(127±23)g/m2降低到(106±25)g/m2(比值R:0.83;95%C:I0.79~0.87;与基础值相比P<0.0001)。倍他乐克组LVMI降低的幅度较小,从(127±25)g/m2降到(117±27)g/m2(R:0.92;95%CI:0.86~0.98;与基础值相比P=0.0082)。LVMI的平均下降缬沙坦组为21g/m2,而倍他乐克组仅为10g/m2(与基础值相比R:0.91;90%C:I0.85~0.97)。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的逆转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鲍××,女,18岁,蒙族,学生。1981年12月5日初诊。有抽搐病史十年。自述八岁便有轻度抽搐症状,每多在春秋发作,经休息或一般治疗便很快好转。自  相似文献   
7.
1991年 8月— 2 0 0 2年 2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 78例 ,均经病理证实。现就其诊断及治疗的体会 ,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2例 ,女 36例 ,年龄 7岁~ 6 2岁 ,中位年龄 4 7岁。2 2例无症状者系体检时发现 ,余 5 6例有胸闷、胸背痛、咳嗽、咯血、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 ,有重症肌无力 6例 ,咳嗽带毛发和豆渣样物 4例 ,颈部甲状腺肿自行消失 2例。1.2 病理类型及部位 本组良性 6 7例 ,恶性 11例。畸胎类肿瘤 2 9例 (畸胎瘤 2 3例、皮样囊肿 2例、恶性畸胎瘤 4例 ,其中侵蚀穿破肺组织者 3例、形成支气管瘘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法 对30例本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8例,系统性硬化症5例.结果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急干咳,心脏心脏彩超(UCG)均显示右室扩张伴三尖瓣返流.3年中死亡11例(36.8%).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20例,死亡7例.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6例,无1例死亡.静脉应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非用药组.26例患者短期应用前列地尔2周后,肺动脉收缩压平均降幅7.2%.结论 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预后不良.UCG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CTX冲击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A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07年6月我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患者123例。其中,男10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2±10.55)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常规股动脉组。2007年7月—2009年6月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共126例。其中,男9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90±10.17)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选择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第1次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降低,与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减少医院感染。方法调查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后的1 994例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的1 473例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2.1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切口感染7例、胃肠道感染4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与其他感染各2例;对照组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4.07%,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28例、泌尿系统感染11例、切口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5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4例、其他感染6例;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9,P<0.01)。结论强化护理管理,可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