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规范化管理,为帕金森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及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康复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就诊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进行合理设置,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诊疗过程中的服务对象,确定护理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团队由运动障碍性疾病科护士长领导,采取多学科协作,其团队共12名成员,对就诊的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并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个体完成任务或动作的能力以及参与家庭及社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客观、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分析工作室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自2018年4月帕金森照护工作室开设以来,12名成员轮流出诊,共接诊患者168例帕金森患者。帕金森患者对照护工作室的评价较高,非常满意率达95.6%。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管理意识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关于直立性低血压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及护理管理项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统计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相对值、中性粒细胞相对值、红细胞压积、体温、机械通气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应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0例患者,其中谵妄患者58例(谵妄组),余72例患者纳入非谵妄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谵妄组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压积、GCS评分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低于非谵妄组,术后淋巴细胞相对值、中性粒细胞相对值、体温明显高于非谵妄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非谵妄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温(OR=2.261,95%CI 1.094~4.673,P=0.028)、机械通气时间(OR=1.006,95%CI 1.002~1.009,P=0.001)、GCS评分(OR=1.436,95%CI 1.211~1.703,P<0.001)和二氧化碳结合力(OR=1.176,95%CI 1.086~1.274,P<0.001)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体温升高、机械通气时间延长、GCS评分降低和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国内外慢性病领域移动医疗App的效果评价研究,为规范App的评价提供借鉴。方法:在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有关移动医疗App的研究,由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Excel提取文献信息。结果:共纳入55篇文献,移动医疗App可用性评价14项研究,有用性评价41项,经济效益评价2项。结论:目前移动医疗App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有用性评价,可用性及经济效益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立App的规范化评价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开颅术后的胶质瘤患者症状群及不同症状群的前哨症状,为医护人员开展此类人群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5月在我院住院的168例开颅术后的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研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脑肿瘤特异模块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分析结果,判定各症状群内前哨症状。结果 本研究168例患者中,睡眠不安发生率最高,且情绪困扰、工作/家务劳动困扰在症状困扰中较为严重。开颅术后胶质瘤患者存在4个症状群,包括疾病行为症状群、神经相关症状群、情绪-食欲相关症状群和其他症状群。虚弱无力是患者神经相关症状群的前哨症状,口干是情绪-食欲相关症状群的前哨症状,疾病行为症状群及其他症状群无明显前哨症状。结论 开颅术后胶质瘤患者存在症状群,且神经相关症状群及情绪-食欲相关症状群存在前哨症状。建议医护人员将前哨症状作为症状群管理的切入点,可依据症状群及前哨症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系统、科学、适用于临床的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基于指标构建和应用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方法 借鉴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库敏感性指标开发过程,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国内外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网站,经过严格筛选和文献评价,初步构建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运用专家会议法确定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根据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预试验结果,制订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病例报告单,依托中国脑卒中中心联盟构建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中国9所医院使用此系统,进行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数据填报。结果 通过文献检索,初步纳入83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通过专家会议法,最终纳入11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估率、吞咽功能评估率、深静脉血栓预防率、吸入性肺炎预防率、入院48 h营养风险筛查率、良肢位摆放率、早期活动率、健康宣教实施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构建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病例报告单时,全国17所医院根据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填报完成298份病例报告单。全国9所医院在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中填报1 827份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数据。11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中,实施率最高的前2项为健康宣教实施率(97.3%)和良肢位摆放率(96.5%)。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可操作性强,可以指导脑卒中护理实践;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实用性强,能够收集、分析、反馈中国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实施情况,促进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