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刃针治疗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予以刃针治疗术,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503,P=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JOA评分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4.035,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刃针治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成立6S管理小组,采用6S管理模式对病区进行现场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结果实施6S管理模式后,病房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均显著性提高(均P0.01)。结论 6S管理模式的实施,改善了工作环境、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4.
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耳垂皱纹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 82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耳垂皱纹的深浅及性别等与冠心病 (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 0 % )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耳垂皱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0 .7%和68.0 % ;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5 .2 %和 60 .7%。在女性病人中其特异性高于男性 (P <0 .0 5 ) ,双侧耳垂皱纹显著的冠心病病人几乎存在前降支病变。结论 :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可考虑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机制及诊治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临床急重症之一,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现对其发生机制及诊治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锁骨下静脉穿刺与头静脉切开途径安置心脏起搏器的价值 ,将 1 0 0例需安置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和头静脉切开组 (均包括单腔亚组和双腔亚组 ) ,每组各 5 0例。观察两种手术径路安置起搏器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病人对手术切口及囊袋的满意度。结果 :无论是手术时间 ,还是X线曝光时间 ,锁骨下静脉组中单腔亚组及双腔亚组均比头静脉组中的对应亚组为短 ( 64.1± 1 4.2minvs 73.8± 1 1 .6min ,86.4± 1 3.2minvs 1 0 6.5± 1 9.4min和 3.45± 0 .83minvs 4.5 1± 2 .2 7min ,5 .5 9± 0 .78minvs 8.2 7± 4.91min ,P均 <0 .0 5 )。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心室电极导线放置成功率为 1 0 0 % ,而头静脉切开组则为 5 6% ,二者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病人对切口及囊袋满意程度的积分 ,锁骨下静脉组明显高于头静脉组 ( 2 .2 4± 0 .5 6vs 1 .92± 0 .5 7,P <0 .0 1 )。结论 :只要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熟练 ,安置心脏起搏器可首选锁骨下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双极起搏导线双极模式测量起搏阻抗大于单极模式测量起搏阻抗的原因。方法先前研究中双极测量起搏阻抗始终高于单极测量起搏阻抗,推测这种现象源自电子在双极环路和单极环路有着不同的运动途径。通过对比双极模式和单极模式的等效电路图,显见双极阻抗要高于单极阻抗。结果双极测量起搏阻抗与单极测量起搏阻抗的不同主要在导线阳极环及附近组织的阻抗。结论单双极电极起搏阻抗不同的原因源于电子在双极环路与单极环路运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晕厥,生活不能自理半年入院。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LVOT)最大压力阶差为112mmHg。行心肌化学消融,术后LVOT最大压力阶差为98mmHg,病人症状未缓解。4个月后置入双腔起博器,程控AV间期为100ms时,LVOT最大压力阶差最小,为10.2mmHg,随访7人月,病人症状消失,无晕厥发生。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在揭示其发生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有许多新进展。现对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作者回顾分析了二十多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扩张型充血性心肌病(DCCM)中的应用及临床试验,旨在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DCCM的作用。方法和结果 (1)β受体阻滞剂对DCCM的疗效进入本试验28例DCCM病人(男21,女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