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8岁.因“右上肢冷痛1d,加重伴麻木4h”于2010年3月5日入院.既往因小儿麻痹症致右下肢行走障碍,使用双侧腋杖40余年.查体:心率86次/min,律齐,左上肢血压120/63 mm Hg(1 mmHg=0.133 kPa);右上肢血压未测出,右侧尺、桡动脉搏动消失,皮温较对侧低,肌力Ⅳ级.彩超提示:右侧腋肱动脉闭塞.右上肢CT 血管成像(CTA)提示:右腋肱动脉节段性闭塞(图1).术前诊断:右侧腋肱动脉急性栓塞.急诊行右肱动脉切开取栓术.  相似文献   
2.
3.
大部分十二指肠位于后腹膜,前有脏器覆盖,背靠脊柱,损伤发生率较低,仅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2.5%~5%,不容易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1];而且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肠内容物多局限于腹膜后,早期腹部体征常较轻,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开放手术人工血管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瘤和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虽然围手术期风险较大,但是具有良好的长期通畅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腔内技术在治疗腹主动脉瘤及主、髂动脉闭塞疾病方面有了飞速发展,并获得了良好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围手术期病死率.但腔内治疗后可能发生内漏、移位、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多种并发症,而且昂贵的材料费对患者及医疗保险都是不小的压力.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TASC A、B型大都可以通过腔内治疗完成,但是C、D型的患者使用腔内治疗尚有难度.因此,腹腔镜技术在腹主动脉手术中的运用结合了传统开放手术的稳定性和腔内治疗的微创性,其手术在近年来不断获得改进并被证实是安全可行的[1-3],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hVEGF165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培养和鉴定兔骨髓间充质于细胞,基因转染后观察hVEGF165在其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CD29、CD44、CD45、HLA—DR)的表达。通过腺病毒载体转染hVEGF165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VEGF165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培养的细胞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表明hVEGF165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能在其中表达。结论成功培养兔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后细胞能有效表达hVEGF165。  相似文献   
6.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疾病, 手术方式多样, 除常见的术区出血、血肿、感染外, 也存在一些特有的并发症, 如股/腘动静脉损伤、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规范化手术操作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外科     
目前,正在结合自动机械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创一个机器人外科的新时代,本文综述了当前机器人外科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周切割球囊(PCB)治疗外周血管狭窄的临床近期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CB治疗的13例患者资料,包括4例血液透析患者上臂人工动静脉瘘狭窄段和9例下肢动脉狭窄患者,共13条肢体,33处狭窄。采用患肢同侧顺行穿刺,选择相应直径的PCB用8~10atm(1atm=10.108kPa)行扩张治疗,对于存在多个狭窄段的患肢血管,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扩张。术后给予持续抗凝治疗。结果13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流量增加。下肢动脉狭窄患者末端皮温升高,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消失,症状、体征改善明显。随访时间15d至5个月,患者症状无反复,1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5个月上臂人工动静脉瘘造影证实未发生再狭窄。结论PCB治疗外周血管狭窄近期疗效满意,为处理外周血管狭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的腔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兴起并且技术日趋成熟。其微创、术后快速恢复及确切的短中期效果等优点使其成为继传统开腹手术和经皮腔内支架置入术后的第三种治疗方法。目前腹主动脉瘤的腔镜治疗可分为全腹腔镜腹主动脉瘤手术、腹腔镜辅助腹主动脉瘤手术、助腹主动脉瘤手术、机器人辅助腹主动脉瘤手术、腔镜联合经皮腔内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源于皮肤真皮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具有高复发率和较低转移倾向。本次研究通过整理经病理确诊23例DFSP来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