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7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CABG后AKI相关因素,并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应用呋塞米、多巴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米力农、胺碘酮、羟乙基淀粉及前列地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CABG后AKI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04)、应用呋塞米(P=0.001)、肾上腺素(P=0.035)与CABG后AKI有关,AKI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较非AKI组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0天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时间、应用呋塞米、肾上腺素是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延长,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波浪床对压力性溃疡(PU)患者伤口渗液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MMP-2,9在PU不同时期的表达及其与PU愈合间的关系。方法:将24例PU患者分为治疗组(8例)及对照组(16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于波浪床上进行翻身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在普通标准床上进行翻身治疗。采用Push Tool工具评定2组患者PU愈合情况,选用明胶酶谱法及RT-PCR法检测PU伤口渗液中MMP-2,9蛋白含量及组织中MMP-2mRNA表达水平。结果:2组患者Push Tool评分结果随治疗进展呈逐渐下渐趋势,治疗组第21天时Push Too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患者PU伤口渗液中MMP-2,9比活性与Push Tool评分呈高度正相关性;2组患者MMP-2,9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患者MMP-2,9水平在第7及21天时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9可作为评定PU愈合状况的生化标记物之一,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波浪床综合疗法对PU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SIRT1基因沉默对DLBCL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SIRT1在DLBCL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SIRT1在DLBCL细胞系OCI-Ly3、SU-DHL-2、SU-DHL-4及人正常B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My2.CIR中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盒将si-SIRT1及si-NC转染到SU-DHL-4细胞中并检测转染后SIRT1的表达;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经放射处理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成组t检验差异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IRT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2.6%(103/140),明显高于SIRT1在RLH中的阳性率(26.5%,8/25)(P=0.001);SIRT1在DLBCL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B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My2.CIR细胞(P=0.020);SIRT1基因沉默后,SIRT1在SU-DHL-4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8)。放射处理后,SIRT1基因沉默组的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0)。结论 SIRT1基因沉默明显提高了DLBCL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为DLBCL细胞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与单纯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39例,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组19例,单纯放疗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肿瘤进展时间(TTP).结果 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组TTP明显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Ⅳ期膀胱癌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d1和d8,奥沙利铂135mg/m2,d1;21d为1个周期,每2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本组65例晚期膀胱癌患者完全缓解(CR)3例(5.36%),部分缓解(PR)27例(48.21%),总有效率(CR+PR)43.57%。在疼痛缓解、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和KPS评分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等。无治疗相关死亡者。[结论]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并且毒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7.
背景:细胞密度是影响细胞分化状态的因素之一,对于细胞密度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 HaCaT 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目的:观察细胞密度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 HaCaT 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别以低密度103/cm2和高密度105/cm2作用48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和波形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低密度组的 HaCaT 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处理48 h 后细胞间隙变大,细胞形态由多角形变为长梭形,高密度组的细胞间隙变大,但形态变化不明显;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两组上皮细胞标志物上皮型钙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1的转录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 <0.05),但高密度组没有低密度组下调明显(P <0.05),间充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转录均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 <0.05),而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estern blot 进一步验证了上述上皮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变化。说明高接种密度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 HaCaT 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指导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否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其对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入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OPCAB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因指导组和传统治疗组,基因指导组根据CYP2C19基因不同分为快代谢型亚组和非快代谢型亚组,快代谢型亚组患者OPCAB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非快代谢型亚组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传统治疗组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亚组和替格瑞洛亚组,术后分别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比较患者术后30 d及术后6个月MACE及出血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58例患者中,因不符合标准,31例患者先后退出本研究,最终入组127例患者。基因指导组患者63例,其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62.65±7.88)岁,根据CYP2C19基因不同分为快代谢型亚组20例、非快代谢型亚组43例;传统治疗组患者64例,其中男45例、女19例,年龄(61.91±8.99)岁,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亚组32例、替格瑞洛亚组32例。基因指导组和传统治疗组术后30 d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6%(1/63)、10.9%(7/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3,P=0.030);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3.2%(2/63)、14.1%(9/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7,P=0.029)。基因指导组和传统治疗组患者术后30 d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4/63)、10.9%(7/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5,P=0.358);术后6个月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5/63)、12.5%(8/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0,P=0.396)。结论 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进行精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OPCAB术后MACE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与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2009年间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的晚期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癌患者105例,分为顺铂或卡铂组和奈达铂组。紫杉醇均按13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给予;顺铂75mg/m^2静脉滴注,分第1~3天;卡铂按AUC=5静脉滴注,第2天;奈达铂按80mg/m^2静脉滴注,分1~3天。2组均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对2组缓解率、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2组总缓解率、各种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1a内用过铂类治疗的患者中,奈达铂组缓解率与顺铂或卡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3)。结论1a内未曾用铂类化疗的患者中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奈达铂的疗效不良反应相同,而1a内曾用过铂类的患者中奈达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