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7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告1例以骨损害为首发表现的SAPHO综合征。患者男,33岁,右胸锁关节、骶髂关节间断疼痛1年伴双手掌水疱脓疱8个月。体检:右侧胸锁关节肥大,轻压痛。双手掌部、双足跖部及侧缘弥漫性红斑基础上散在分布针尖至粟粒大小水疱、脓疱,部分干涸结痂脱屑。诊断为SAPHO综合征。结合病例及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斑秃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良性、以非瘢痕性脱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严重影响美观.传统的治疗方法基于局部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米诺地尔等促毛发生长药物.随着对斑秃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性的治疗方法,如免疫调节剂、新型生物制剂、308 nm准分子激光、PUVA 等,由于这些疗法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并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但为以后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今后斑秃治疗研究的热点将是针对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并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反常性痤疮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 方法 对门诊诊治的17例反常性痤疮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7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0岁左右,病程2 ~ 5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会阴、臀部出现疼痛性炎性丘疹、结节、脓肿,伴瘘管窦道形成,反复发作。10例患者有家族史,7例为散发病例。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维A酸类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较严重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结论 反常性痤疮患者以顶泌汗腺部位出现脓肿、窦道、瘢痕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应根据皮损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5.
进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罕见型,首先由 Gedde-Dahl 描述。作者首次报告1例。患者女性,50岁。8岁后发生甲异常,仅表现甲脱落后长出畸形的甲,最后全部脱落不再生长。青少年早期发生水疱,初在手足背部,也发于肘膝,皮损可自愈,但留浅表瘢痕。曾因拔牙引起过口腔水疱,但也有自发的。患者出生于意大利,父母系近亲婚配。其为独女,而双亲无类似病史。与无血缘关系者结婚后生有一子,无异常。既往无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38例患者(年龄15~35岁)的143个顽固性疣应用硫酸博莱霉素损害内注射进行治疗和随访,所有病例的病程都在6个月以上,并经化学腐蚀和电干燥法治疗无效。治疗方法:损害小于5mm者用0.1ml,大于5mm 者用0.2ml 博莱霉素,注射于疣组织内,当疣表面发白,表明注射得当。每次注射的总量不超过1ml。对多发性患者,按损害的大小、位置配对,进行自体对照研究。对照损害注射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病人于注射后2周复诊,若未消退,作第2次注射。若2次注射后,疣仍未消退,则判作治疗失败。首次注射后8周作最后评价。结果:143个甩博莱霉素治疗的疣,  相似文献   
7.
Leser-Trélat征并发恶性黑棘皮病的情况并不多见.李顺凡等[1]1991年曾报告1例,国外文献报道较多[2-4].4年前笔者曾诊治1例该病患者,对皮损给予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随访4年后患者死于食管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复发性皮肤炎症,临床上常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治疗。由于反复、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将产生一些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维胺酯胶囊,有效成分为N-(4-乙氧羰基苯基)维甲酰胺,属维生素A酸衍生物。常用于治疗痤疮。在治疗痤疮患者的同时,我们发现患者伴发的脂溢性皮炎也有明显改善,为此我们于2000年9月~2001年2月,用维胺酯胶囊治疗30例脂溢性皮炎或痤疮伴发脂溢性皮炎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取得了较好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免疫抑制患者的主要死因是真菌感染,如在白血病患者中占致死性感染的21%。真菌感染一般发生在免疫抑制后1~6个月。作者复习了有关文献,归纳出引起感染的真菌。(1)酵母菌:最常见的是假丝酵母及曲霉种,前者依次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光滑球拟酵母和克鲁斯假丝酵母。少见菌种有皱落假丝酵母、季也蒙假丝酵母、葡萄牙假丝酵母和伪热带假丝酵母。隐球菌病中常见新型隐球菌感染。其他还有白吉利丝孢酵母、脆壁克鲁维酵母、酿酒酵母和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