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睾丸恶性大细胞钙化性支持细胞瘤一例李祥周石凤娟陆晓哲张佃乾赖仁胜王春淑患者男,42岁。左睾丸结节性肿物10年,进行性肿大伴疼痛1月余,于1996年4月1日入院。查体发现左睾丸6cm×5cm×3cm大小,质中等硬,压痛。附睾亦见2cm×1cm×1cm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卵巢有梭形细胞成分宫内膜样癌伴肝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肝样癌的组织发生。方法:收集和分析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石蜡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①1例62岁老妇,患有原发性高度恶性卵巢癌,并伴有AFP明显升高。AFP常随病情变化而变化;②病理特征主要为有梭形细胞成分宫内膜样癌和明显肝样癌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样癌及其癌细胞内外玻璃小体AFP阳性;内膜样癌中腺上皮Keratin、EMA、ER阳性;而梭形细胞则Keratin、EMA和Vim阳性。而Desmin、Myoglobin、GAFP、HCG所有瘤细胞均为阴性;③由于AFP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患者预后不良。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有梭形细胞成分卵巢宫内膜样癌伴肝样癌为卵巢一种特殊临床病理实体,反复复发后已完全向肝样癌转化  相似文献   
3.
1 病案摘要例1.患者男,6 8岁,2 0 0 0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不适,未于注意。遂下肢逐渐肿胀不能行走,至8月2 5日就诊于南京市 医院,8月2 6日行窝肿瘤切除术,术后下肢肿胀消失,病理检验报告为“横纹肌肉瘤”。9月1日下肢又逐渐肿胀,伤口红肿,有少量血性分泌物,经处理对症无效,于9月7日来我院就诊,给予化疗后症状好转,右足感觉恢复,肿胀减轻,9月2 4日上述症状突然加重,伤口破裂,于9月2 8日行右下肢离断盆腔探查术,盆腔包块因粘连严重而未能切除,10月16日患者出现嗜睡状态,考虑有脑转移,2 0日凌晨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抢救无效…  相似文献   
4.
113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13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原发性肝癌有91例为肝细胞癌,22例为胆管癌。91例肝细胞癌患者均为乙肝患者,其中86例伴发结节性肝硬化,87例AFP阳性;组织学类型小梁型56例,假腺型15例,实体型20例。22例胆管癌患者仅1例有乙肝病史,3例合并肝血吸虫病,5例合并胆管炎症或结石。结论: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常见于结节性肝硬化患者,大部分患者AFP阳性,组织学类型以小梁型为主。胆管癌多见于女性,通常无肝硬化,与血吸虫感染或胆管炎症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MG-3c7相关抗原与DNA含量。方法:采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及FCM技术检测一组胃癌及胃炎的石蜡包埋组织。结果:MG-3c7相关抗原在各种类型胃癌及胃管状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5%和100%,DNA异倍体率分别为72.2%和63.1%。结论:两种方法为胃癌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睾丸类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案摘要 睾丸原发性类癌临床罕见,我院于2005年6月收治睾丸类癌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癌/食道癌合并胃肠间质瘤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非上皮源性常见肿瘤。由于该肿瘤在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和免疫组化表型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新的发现,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胃癌/食道癌合并胃肠间质瘤4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8.
AFP阳性胰腺癌和壶腹乳头部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FP阳性胰腺癌(4例)和壶腹乳头部(1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标本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研究.结果;此类癌多见于中老年人,血清AFP明显增高;5例均发生肝转移,于1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期5个月;病理组织形态:均为浸润性癌,脉管内常见癌栓;2例为分化差腺癌,2例为肝样腺癌(1例为壶腹乳头部,1例为胰腺),后者癌组织由两种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腺癌区和肝样分化区组成,肝样区癌细胞具有与肝细胞癌相类似的形态特征,其癌细胞AFP染色呈阳性表达.结论:此类癌由于AFP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癌细胞侵袭性强易发生肝转移,病人预后不良,属高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0岁。无意中发现右乳房内上象限肿块,大小约3.5×2.3×1.5cm,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红肿热痛等自觉症状,此后肿块逐渐增大且有轻度压痛,于1979年9月来我院住院治疗。体检:左乳房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3×2×1.5cm 质地较硬,活动度差,肿块境界不清,有轻度压痛,皮肤无桔皮样改变,乳头无凹陷,左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可触及黄豆至花生米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大便血吸虫卵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川崎病(KD)的临床、病理、免疫学特征的研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改变和免疫表型与诊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测,回顾性分析1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KD的病理学特征是非特异性的,其主要改变为坏死性血管炎,小血管腔内可见纤维素性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中层平滑肌细胞水肿、分离,炎细胞浸润,主要为CD4+T细胞、富含IgA的浆细胞、巨噬细胞.结论 川崎病是免疫相关性血管炎性综合征,需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