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足作为长期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另一个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截肢的主要原因,而引发糖尿病足截肢的重要原因是PAD,因此必须有效治疗PAD,避免肢端缺血坏死,减少截肢。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的优点,可显著降低其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对患者的机体创伤小,可反复操作,安全性高。目前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已经成为PAD合并糖尿病足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对介入的深入研究,其运用价值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海勤人员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诱因和病因,为其针对性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同年龄段的971例非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年龄主要在30岁以下,而非海勤人员主要在30岁以上.引起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为晕船(58.6%),其次为过度疲劳(占10.2%)、精神紧张(占8.6%)和饮酒(占7.7%),与服用非甾体类药物(NSAIDs)关系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为饮酒和服用NSAIDs,也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和暴食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次要病因为胃黏膜糜烂和贲门撕裂;非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也是消化性溃疡.此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胃黏膜糜烂和胃癌也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共占41.8%).结论 海勤人员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诱因为晕船,主要病因则为消化性溃疡,为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合术式(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联合内膜剥脱及取栓)治疗复杂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远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复合术式(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内膜剥脱+介入、导管取栓+介入)治疗318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198例(61例为双侧病变)259侧肢体,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NDASO)120例(41例为双侧病变)161侧肢体。随访6~36个月,分析患者腘动脉以下血管及股浅动脉的通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18例患者中首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DASO腘动脉以下血管90%,股浅动脉血管92%,NDASO腘动脉以下血管91%,股浅动脉血管94%,随访6~36个月,DASO腘动脉以下血管通畅率明显低于NDASO腘动脉以下血管通畅率。DASO腘动脉以下血管累积二次通畅率为89%~67%,股浅动脉血管累积二次通畅率为93%~73%。支架植入组的狭窄率显著低于非支架植入组(P0.05)。DASO的血管的通畅率减低与吸烟史、高血压、血糖控制不稳等因素有关。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术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适应范围广泛,疗法肯定。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可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腔内治疗的36例(46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腔内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通畅率变化。结果 43条患肢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3.48%(43/46);腔内治疗成功患者ABI从术前的0.42±0.16提高到术后的0.83±0.21(P0.01);术后随访6、12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67%、90.70%。术中髂动脉破裂1例(3.03%),术后血肿形成1例(3.03%),未出现动静脉瘘、深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腔内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创伤小,通畅率高且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光灼闭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80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剥脱术组和激光灼闭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的复查结果。结果激光灼闭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传统剥脱术组(t=2.012、14.685、22.749,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能够长期站立,血管肿胀情况、酸胀情况、静脉曲张团、湿疹及溃疡减轻或者消失,激光灼闭术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剥脱术组(χ2=4.8,P<0.05)。结论激光灼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其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32例(136条肢体)行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8.5%(134/136),并发症发生率为5.30%(7/132),无围术期死亡。术后踝肱指数(ABI)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4±0.15 vs 0.45±0.13,P<0.001)。术后6,12,24个月肢体1期通畅率分别为93.28%(125/134)、88.06%(118/134)和65.91%(87/132);术后12和24个月肢体累积2期通畅率分别为92.54%(124/134)和68.94%(91/132)。术后24个月肢体保全率为100.00%(132/132)。结论 腔内治疗下肢ASO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解放军桂林康复疗养中心门诊就诊的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血尿指标[血清尿酸(UA)、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尿比重]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7%(46/60),与对照组的51.7%(31/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相比之下,研究组患者UA、CRP及尿比重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入住保定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的96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组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口服缬沙坦80 mg/d,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d。服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125.7±11.5)mm Hg vs(141.4±12.5)mm Hg和(72.5±10.5)mm Hg vs(88.5±10.2)mm Hg,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4.83±0.72)mmol/L vs(5.79±0.74)mmol/L,(2.03±0.68)mmol/L vs(2.36±0.64)mmol/L,(3.06±0.92)mmol/L vs(3.23±0.93)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0.22)mmol/L vs(1.12±0.24)mmol/L,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军队特勤疗养工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当前军队疗养院特勤疗养工作发展实际,分析制约疗养院特勤疗养工作发展的因素,针对新时期特勤疗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人为本理念,提出促进新时期特勤疗养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邱继忠  周辰光  万青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4):3811-3811
<正>笔者近年来应用拔药罐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0~59岁,病程1~92d,起病前72例有受凉史。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