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改良的高压均质法制备苦参碱立方液晶纳米粒,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单油酸甘油酯(GMO)为载体材料,洛泊沙姆(F127)为稳定剂,通过高速剪切和超声粉碎制备立方液晶纳米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检测浓度在11.125~178μg/m L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苦参碱立方液晶纳米粒在3个浓度水平下测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102.6%、100.5%,RSD分别为1.9%、1.9%、2.1%(n=3);包封率为68%,RSD为2%;实验方法精密度良好。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并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LM3细胞株,为研究SLC7A11基因的表达沉默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针对SLC7A11基因的不同部位合成3个siRNA的寡核苷酸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GPU6/GFP/Neo中。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质粒导入肝癌LM3细胞,24小时后观察细胞内GFP表达情况,并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比较各组细胞SLC7A1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然后用G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培养。结果: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靶向沉默SLC7A1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GPU6-SLC7A11-siRNA;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验证,成功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LM3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的肝癌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SLC7A11基因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SIRT6是Sirtuin家族的组成部分,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6是肝脏葡萄稳态主调节者,通过对胰岛素/IGF1样信号(IIS)途径的影响,基于多个网络调控机制,实现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对人体生命维系和控制肿瘤产生作用。本文笔者以SIRT6为出发点,分析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与抑瘤机制。  相似文献   
5.
吴伟刚 《北方药学》2012,9(2):34-34
目的:研究胃癌前哨淋巴结(SLN)的相关性因素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胃癌患者56例,淋巴结划分为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的大小与分化程度与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前哨淋巴结有望成为指导胃癌根治术淋巴清扫范围的标尺.  相似文献   
6.
吴伟刚 《右江医学》2013,41(1):35-36
目的比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89%,对照组为91.7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7%,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都很显著,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而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晚期食道癌患者注射rAd-p53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22例,对其采用rAd-p53瘤内注射治疗,用量1×1012 VP/次,1次/周,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并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在注射2h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3例患者在治疗后第1d出现发热症状,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经检查患者无严重出血或者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有2例患者的肿瘤发生缩小,占总病例数的9.09%,16例患者肿瘤没有发生变化,占总病例数的72.73%,4例患者的肿瘤发生增大,占总病例数的18.18%。结论:rAd-p53注射应用于晚期食道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疾病的发展,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弥散张量成像可用来测量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本文介绍了弥散加重成像 (DWI)和弥散张量成像 (DTI)的原理 ,以及如何用最小二乘算法从DWI中获得DTI ,然后再从DTI中获得其弥散特性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氨基葡萄糖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氨基葡萄糖可以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该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1.0mmol/L氨基葡萄糖作用72h可以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同时,2.0mmol/L及4.0mmol/L氨基葡萄糖处理72h可以使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凋亡。另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人肝癌HepG2细胞中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逐渐降低。结论:氨基葡萄糖可能是通过降低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影响细胞周期,从而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0.
吴伟刚 《中外医疗》2012,31(24):186+188-186,188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也随之进步,但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所带来的各种污染也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等。噪声污染虽然不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其带来的危害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尤其是如今煤矿井下作业噪声是比较难以解决的噪声污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