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虽然教育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但能力培养仍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培养护士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一名护理教师,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大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护理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社会要求医务工作者要以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高职高专护理学生(高职护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技能型紧缺护理人才的需求,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必须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立体培养。为摆脱过去教学任务重、实验课时少、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实训效果差的困境,我们经过多年摸索和探讨,终于找到突破护理教育迅速发展“瓶颈”的良策,即对学生最大限度地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不同治疗方案在难治性青光眼中的综合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光明  原天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916-291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24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小梁虹膜组给予小梁切除联合虹膜根切术,脉络膜组给予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术后进行随访并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最后一次随访脉络膜组眼压在5~21mmHg之间的占80.0%,明显高于小梁虹膜组5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力稳定、视力提高以及视力下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虹膜组手术成功率为58.3%,脉络膜组手术成功率为73.3%。[结论]采用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较小梁切除联合虹膜根切术引流效果好,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病案导入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红  原天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80-4881
目的:探讨病案导入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将本校200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156人(均为女生,年龄在18岁~22岁)按入学时编班随机分对照班一个班(54人)和实验班两个班(102人),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单纯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课堂教学(A法)和在应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采用病案导入的讨论式课堂教学(B法),并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教学效果评价和考试成绩方面进行对比,并对实验组学生自身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对于实验组学生自身,B法效果明显优于A法。结论: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病案导入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应用于高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仿真模拟教学,借助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网进行实训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并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技能考核和病例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仿真模拟教学各项目的肯定评价均达到88%及以上。结论仿真模拟教学借助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网进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可以培养护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可极大地提高高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志红  原天香 《山东医药》2011,51(30):39-40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宫颈癌患者45例(肿瘤组),行宫颈癌根治术;子宫肌瘤患者20例(良性瘤组),均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两组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另取良性瘤组瘤旁2 cm以上正常组织作对照(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子宫肌瘤组织及正常子宫组织中的SCCA;采用ELISA法对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肿瘤组SACC阳性23例,p53蛋白阳性21例,良性瘤组分别为3、2例,对照组分别为1、0例。肿瘤组与良性瘤组、对照组相比,P均〈0.01。肿瘤组SACC阳性的23例中,有p53蛋白阳性14例、阴性9例;SACC阴性的22例中,有p53蛋白阳性7例、阴性15例。SACC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5,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SCCA和p53蛋白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SCCA可能是促进p53突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创新护理实践教学突显护生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虽然教育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但能力培养仍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培养护士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1].作为一名护理教师,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大胆探索和尝试,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电教手段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充分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护生在既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使得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地提高,以更好地适应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社会需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鹤壁市妇女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体检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对所有体检患者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回声及声晕、厚度与宫壁间的关系。并且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高危因素。结果:在健康体检患者中共检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67例,占总检查数的57.86%。其中无临床症状者38.45%,有出血等症状者61.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次、产次、糖尿病、高血压、年龄≥60岁、BMI≥25 kg/m2、恶性肿瘤家族史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次、产次、年龄≥60岁、BMI≥25 kg/m2、恶性肿瘤家族史为子宫内膜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妇女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部分子宫和子宫内膜会出现萎缩性改变。制定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筛查策略时,需进一步研究针对高危因素人群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如不及时治疗,会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1].其中出血最为多见,发生率最高,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2],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国内近年报道发生率占30%~61%[3],主要是由于溃疡侵蚀周围血管所引起.患者一旦出现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如抢救治疗不及时,护理措施不当,死亡率较高.据统计,死亡率达5%~12%[4].笔者以我院7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部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7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7.65±8.14)岁.根据住院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91±7.7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8.08±8.5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诊断标准[1].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