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难治性胆管残留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管结石历来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很多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率高达30%~96%,手术越做越大,效果仍不满意。由于镜技术的发展,胆道治疗内镜术已达到了一个临床能够接受的成熟水平,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则进一步提高了镜下碎石的效果和结石取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胄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内镜下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对食管、胃切除术后近期引起大出血的患者行急诊内镜检查。用冰冻生理盐水冲洗暴露出血部位后在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及高渗盐水,无出血后,退镜前于出血部位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防止再次出血。结果20例中只有1例因出血时间较长,约10天,胃内凝血块过多无法清除,无法找到出血灶转外科手术治疗,余19例均首次止血成功.结论黏膜下注射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控制出血迅速有效,合并镜下喷洒云南白药、凝血酶防止再次出血,可避免外科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种复合麻醉方法在胃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时的镇静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麻醉需要的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90例,单盲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I组先静注芬太尼,接着静注丙泊酚(1~2 mg/kg);II组先静注芬太尼,接着静注依托咪酯(0.2~0.3 mg/kg);Ⅲ组静注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剂量比7:1)。3组患者均给予2%利多卡因5 m L咽部表面麻醉,并给予芬太尼为0.5~1 ug/kg,总量不超过50 u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观察术中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注药前、置镜前、置镜后、苏醒后HR、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术后恶心、呕吐。结果Ⅱ、Ⅲ两组注药前后及检查中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注药后血压下降约15%~30%,与注药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置镜时100%无反应,3组100%术中无体动、呛咳,术后恶心呕吐Ⅱ组有5例(16%),I组、Ⅲ组无。3组患者对检查过程无记忆。I组、Ⅲ组所有患者对此次检查治疗满意。Ⅱ组患者因恶心呕吐有10%患者不满意。结论咽部表面麻醉后采用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对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无痛肠镜下电凝切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电凝切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行无痛肠镜下电凝切除术的大肠息肉患儿,观察其麻醉效果、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出血、穿孔)情况。结果麻醉效果优233例占93.2%,良17例占6.8%。麻醉时间为(19.4±6.2)min,苏醒时间为(10.2±4.6)min,生命体征平稳[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值、呼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麻醉意外。手术成功切除率为100.0%,均未发生肠穿孔并发症。结论无痛结肠镜下电凝切治疗儿童大肠息肉,具有麻醉效果满意、安全性好、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ERCP诊治胆胰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术前禁食6h,在全麻或镇静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性镜下治疗。结果 ERCP成功率为87.3%,经内镜治疗的75例患者有1例发生穿孔,2例合并胰腺炎。结论 治疗性ERCP是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朱蔓然  卢如相 《海南医学》2010,21(15):68-69
目的探讨食管中段异物安全、有效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食管中段异物患者经胃镜治疗的过程及并发症。结果经胃镜取出异物79例,推至胃内9例,异物自行脱落至胃内1例;穿孔6例,大出血导致死亡2例。结论食管中段不同性状的异物应选用不同的取出方式。尖锐性异物应常规行胸部螺旋CT明确异物形态、位置及邻近大血管关系,评估其风险。先行手术室全麻下经胃镜试取,试取失败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早行开胸手术补救;预防术后大出血是降低死亡率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内镜下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 对食管、胃切除术后引起大出血的患者行急症内镜检查,用冰冻生理盐水lOOml+去甲肾上腺素8mg反复冲洗,暴露出血部位后在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及高渗盐水,无出血后,退镜前于出血部位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防止再次出血。结果 20例中只有1例因出血时间较多,约lO天,胃内凝血块过多无法清除,无法找到出血灶转外科手术治疗,余19例均首次止血成功。结论黏膜下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控制出血迅速有效,合并镜下喷洒云南白药、凝血酶防止再次出血,避免外科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在梗阻性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支架在结肠癌切除I期吻合手术及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结肠检查证实为结肠癌的病人经肠镜引导置入支架引流后的I期吻合及姑息治疗的效果。结果:梗阻性结肠癌的病人置入支架引流后I期切除吻合术的病人,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的发生。不能手术切除肿瘤的病人置入支架后,近期疗效理想,多数可在24h内解除梗阻,提高生活质量。结论:结肠支架植入可为手术提供满意术前准备或得到满意姑息治疗,且治疗中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1周前因"不能进食,自行采用自制铁质扩张条插入食管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因发现食管癌(病理证实为鳞癌Ⅲ级)曾在我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2个月因吻合口狭窄在我院行探条扩张术,此后2个月因吻合口狭窄放置6 cm食管内支架(支架位于距门齿19~25 cm处),再此后3个月因肿瘤复发堵塞食管支架上口再次置入4 cm支架(支架位于距门齿17~21 cm处),入院前1年因肿瘤再次堵塞颈段食管支架上口多次行探条扩张、高频电切或激光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9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90/60mm Hg,两肺呼吸音粗并闻及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胆石症发病与胆道系统动力学、胆汁成分改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等因素有关. H. pylori感染一方面能引起胆汁中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释放增加,可促进胆固醇沉淀,引发结石;另一方面, H. pylori感染可对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胆石症合并H. pylori感染抗H. pylori治疗,能否降低PLA-2活性、改善免疫功能,目前并不确切.本研究初步探讨抗H. pylori治疗与胆汁H. pylori DNA、PLA-2、免疫功能关系.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实施抗H. pylori治疗对其胆汁H. pylori DNA、PLA-2活性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4-06/2018-03因胆石症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取石+鼻胆管引流术或外科胆管取石行T管引流术合并H. pylori感染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40例予以抗H. pylori治疗者为研究组, 40例常规施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胆汁H. pylori DNA转阴率、PLA-2活性、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胆汁H. pylori DNA转阴率为92.50%,较对照组的6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PLA-2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免疫球蛋白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 pylori治疗可通过提升H. pylori DNA转阴率、降低胆汁PLA-2水平,达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