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不同基础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5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9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基础病变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组(先心病组,n=37)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组(瓣膜病组,n=5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先心病组与瓣膜病组患者年龄(t=-4.484,P=0.00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2.594,P=0.011)、血红蛋白(t=-2.471,P=0.01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t=-3.622,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t=23.469,P=0.001)、体外循环时间(t=21.54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相似,手术治疗侧重点不同,但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达托霉素治疗复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cSSTIs)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临床治愈率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及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 篇RCT,共计820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达托霉素组的临床治愈率与万古霉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 95%CI(0.94, 1.08),P=0.88],达托霉素组的临床治愈率与替考拉宁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RR=1.02, 95%CI(0.90, 1.15),P=0.77]。达托霉素组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最小成本法分析结果显示,达托霉素治疗组的成本为9218.25元,万古霉素治疗组的成本为4138.60元,替考拉宁组为4429.34元,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定。结论:对于cSSTIs患者,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相比,达托霉素并不具有经济性。但随着医疗保险政策的变化,达托霉素的经济学特征可能会翻转,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心脏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有症状16例、无症状5例,体检阳性11例、阴性10例,包虫免疫试脸阳性17例、阴性4例,均行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全身麻醉下行心脏及心包包虫手术19例,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随访5~72个月,1例手术后10个月死于心力衰竭,3例复发.结论:心脏及心包包虫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心脏B超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及L-精氨酸、甲泼尼龙、川穹嗪3种药物加机械通气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采用临床对照研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采用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加机械通气,余各加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入L-精氨酸、甲泼尼龙和川穹嗪,每组各15例.4组病人均采用常规CPB,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 h,回ICU 0、6、12、24 h取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 6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经过顺利,均痊愈出院.开放主动脉后,各加药组血浆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PB过程中持续肺动脉灌注L-精氨酸、川穹嗪、甲泼尼龙均可以明显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的释放,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秋葵多糖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四组:黄秋葵多糖低、高剂量组(分别用黄秋葵多糖150、300mg/(kg·d))、阳性对照组(生晒参水提物200mg/(kg·d))和空白对照组(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21d后,测定小鼠的游泳时间、体重变化、血乳酸、血尿素氮、肝糖元指标。[结果]低、高2个剂量黄秋葵多糖均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5),降低小鼠血乳酸、血尿素氮水平(P<0.05),并增加肝糖原含量(P<0.05);其作用均与阳性对照生晒参水提物相当(P>0.05)。[结论]黄秋葵多糖具有明显的抗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通过提高肝糖原含量增加能源物质储备、增加葡萄糖的有氧分解、减少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提高产能效率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脏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978-02至2009-10手术治疗的21例心脏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8~46(30.0±9.5)岁。有症状者16例,无症状5例。体检阳性者11例,阴性10例。包虫免疫试验阳性17例,阴性4例。21例患者均行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4例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包虫病手术19例,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术后对生存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168个月,平均(86±1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期间死亡1例,总死亡率为4.8%;复发3例,复发间隔8~15个月,总复发率为14.3%。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包虫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外科手术是心脏包虫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内囊摘除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这三个字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说自己的亲人或是身边的朋友被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每12秒就有1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取生命,在大家都谈“冠”色变时,我们更要积极地去了解冠心病。我们把冠心病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高龄患者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共有60例≥70岁高龄患者进行了冠脉搭桥手术,其中21例常规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CCABG);3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OPCAB)。分析两组死亡率、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十天左室射血分数(EF)、术前和术后氧合指数(01);术前和术后血肌酐(Cr);手术时间、术后尿量、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搭桥的支数、胸液量、输血量。结果:CCABG组死亡共4例(19.05%);OPCAB组死亡仅1例(2.56%)。CCABG组其他并发症有4例(23.53%);OPCABG组其他并发症有4例(10.53%)。当患者EF值〉45%时,两种手术后对EF均提高(P〈0.05),而且二组比较无差异(P〉0.05)。当患者EF值≤45%时,OPCAB组比CCABG组对EF的提高更明显(P〈0.05)。肺的氧合指数术前OPCAB组比CCABG组的低(P〈0.05),术后两组肺的01均降低(P〈0.05),但术后二者01无差异(P〉0.05)。血肌酐术后CCABG组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OPCABG组(P〈0.05)。但术后OP-CAB组血肌酐无明显增高(P〈0.05)。手术时间OPCAB组比CCABG组时间短(P〈0.05);术后每公斤体重24h尿量CCABG组较OPCAB组多(P〈0.05);血管活性药物用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液量无差异(P〉0.05)气管插管时间OPCAB组较CCABG组时间短(P〈0.05);搭的桥的支数CCABG组多于OPCAB组(P〈0.05);术后输血量OPCAB组较CCABG组少(P〈0.05)。结论:70及70岁以上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对心、肺、肾功能均受影响,但OPCAB组较CCABG组对心、肺、肾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优点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秋葵黄酮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黄秋葵黄酮75、150、300 mg·kg-1·d-1和蒸馏水(空白对照组)、生晒参水提液200 mg·kg-1·d-1(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21 d。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血乳酸含量。结果:黄秋葵黄酮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提高肝糖原含量(P<0.05)、降低血清尿素氮和乳酸水平(P<0.05),其效果与生晒参水提液相当(P>0.05)。结论:黄秋葵黄酮具有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通过提高肝糖原含量、增加运动时的能源供给、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和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提高产能效率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对HBV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宿主因子FEN1对HBV复制过程的影响。方法构建FEN1过表达慢病毒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转染293F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EN1蛋白表达。将该质粒转染HBV复制稳定细胞系,设立慢病毒包装改造质粒pLenti6/V5-D-TOPO和不转染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ELISA检测细胞上清,South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HBV DNA。结果初筛阳性克隆提取质粒酶切鉴定,于FEN1及线性载体质粒大小处出现明亮单一条带,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插入正确,Western blot检测FEN1蛋白表达量为对照的2~3倍。FEN1过表达质粒转染HBV复制稳定细胞株,细胞上清ELISA检测HBsAg抗原呈阳性,D(450)值为(1.982±0.032);细胞内提取病毒DNA行Real-time PCR,绝对定量拷贝数为1.18×109,Southern blot检测亦表明HBV复制水平明显上调。结论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能够明显促进HBV DNA复制,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病毒复制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