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对胸壁结核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浆皮质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复合全麻+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B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后PCIA,C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分别于麻醉前30min(T0)、术后4h(T1)、术后1d(T2)、术后2d(T3)、术后3d(T4)及7d(T5)晨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用放免法测定各时点血浆皮质醇水平,记录T1~T4各时疼痛VAS和镇静RSS评分。结果 T1、T2时A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C组的RSS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在T1和T2时三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低于T0时(P<0.05,P<0.01);C组T4时恢复至T0水平,A组和B组T5时恢复至T0时水平。T3、T4时A、B两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静脉复合全麻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和PCEA可使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较早恢复到术前水平,其机制与抑制皮质醇水平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12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在B超引导下,选择位置较低的肋间进针置管,使胸水自然排净,丝裂霉素(MMC)10~16mg、干扰素(IFN-α2b)300~500万IU胸腔注射,每周一次,连用1~3次.结果全组12例中总有效率(CR+PR)为83.3%.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2例,白细胞下降3例,未见明显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结论干扰素和丝裂霉素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胸水安全、有效、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次性充气型喉罩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及体位改变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喉罩组(H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比较2组在插管(插喉罩)和拔管(拔喉罩)前后通气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2组通气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H组围术期并发症较T组少(P<0.05)。结论一次性充气性喉罩具有通气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在颈淋巴结核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对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颈丛镇痛),B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组(静脉全麻+PCIA).测定麻醉前30 min(T0)、术后4 h(T1)、24 h(T2)、2 d(T3)、3 d(T4)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观察T0~T3时、VT、肺活量(Vc)、RR、SpO2、MAP和HR;记录T1~T3时疼痛、镇静评分.结果 T1、T2时三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A组T4时各免疫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和C组T1时RR较T0时明显增快(P<0.05),而T2时SpO2、Vc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5),A组T1时RR低于B、C组(P<0.05),而V1高于B、C组(P<0.05),A组T1、T2时Vc、SpO2均高于B、C组(P<0.05);A组术后T1~T3时MAP、HR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可减轻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鼻内窥镜术术中异氟醚用量及术后短期内疼痛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麻醉诱导前缓慢静注利多卡因1 mg/kg,给予2 m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以生理盐水替代.两组均行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阿曲库铵和异氟醚吸入复合全麻.调整异氟醚的吸入浓度,保持BIS值45~55.观察并记录入室后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5 min、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术后2、6 h的血压、心率;术中异氟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前后行躁动评分;PACU期间需芬太尼镇痛例数及拔管后30 min、术后2、6 h VAS.结果 两组术中血压、心率基本平稳.L组较C组术中异氟醚用量明显减少、PACU期间芬太尼用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术后2、6h VAS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中静脉持续泵注利多卡因在鼻内窥镜术中能减少异氟醚用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
光疗适用于一切病因引起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的新生儿。我科采用波长主峰在425~475nm之间的双面蓝光箱,通过间隙光疗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一般采用持续 12h照射,严重黄疸时间隔 12h后再持续照射 12h,大多数患儿只需 24~48h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个别可超过 72h,甚至更长。现将光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接通电源,打开光疗箱双面灯管,预热光疗箱,使其箱内温度在32~35℃之间。2婴儿应用不透明黑纸做成的眼罩蒙住双眼,用尿布遮盖外阴及肛门,其余部分应裸体。3患儿入光疗箱前 15min…  相似文献   
7.
临床颈丛阻滞的局麻液有多种配制方法 ,近几年来 ,大多是以盐酸利多卡因为主[1] 。盐酸利多卡因药理特性 :为氨基酰胺类中效局麻药 ,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 ,其起效时间为 5~ 2 0min ,可维持 60~ 1 2 0min[2 ] 。但单纯应用利多卡因并不能满足临床上很多颈部手术的需要 ,尤其是难治性、复杂型颈淋巴结核手术 ,因此笔者在其基础上复合应用地卡因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取心肺无器质性疾患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 60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3 6例 ;ASA为Ⅰ~Ⅱ级 ;年龄 1 8~ 5 5岁 ;体质量 45~ 80kg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颈淋巴结结核切除术术中七氟醚用量及术后短期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颈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均分为L组和C组。L组麻醉诱导前缓慢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mg/kg,继予2 mg/(kg.h)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以生理盐水替代。2组均行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阿曲库铵和七氟醚吸入复合全麻。调整七氟醚的吸入浓度,保持BIS值45~55。记录术中至术后各时点血压、心率和七氟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前后评定躁动评分,麻醉复苏期间需芬太尼镇痛例数及术后0.5,2,6 h VAS评分。结果 2组术中血压、心率平稳。L组较C组术中七氟醚用量明显减少,麻醉复苏期间芬太尼用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降低。结论术中静脉持续泵注利多卡因在颈淋巴结结核切除术中能减少七氟醚用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舒喘灵雾化吸入治疗的运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淑侠 《淮海医药》2001,19(4):322-323
目的 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舒喘灵雾化吸入治疗进行观察护理。方法 对 14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应用 0 .5 %舒喘灵溶液按 0 .0 3m l·kg- 1·次 - 1 ,最大量不超过 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 2 ml,注入雾化杯内雾化吸入 ,并在吸入前后测定患儿 PEFR值。结果 患儿舒喘灵吸入后 ,咳嗽、气喘、胸闷、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 ,PEFR值明显提高 ,急性发作期得到理想控制。结论 舒喘灵雾吸治疗儿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显效迅速 ,作用明显 ,无痛苦 ,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顺铂灌注化疗(治疗组)与单纯顺铂灌注化疗(对照组)治疗恶性胸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上的差异。方法:7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将化疗药物顺铂6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胸腔抽液后注射于胸腔内,2小时内行热疗(内生场)60分钟,每周1~2次;对照组37例,单纯采用化疗药物顺铂6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胸腔抽液后注射入胸腔,每周1~2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8%,对照组有效率40.5%(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化疗药物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能提高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