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长不同实验步骤温育时间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方法在其他实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加酶前、加酶后、显色等步骤的温育时间,分别对强阳性、中阳性、弱阳性、阴性标本进行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延长加酶前温育时间对强阳性和弱阳性标本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强阳性标本吸光度明显下降,弱阳性标本明显加强,并与延长的时间密切相关。2延长加酶后温育时间对各标本吸光度(阴性除外)影响最显著。3延长显色时间对实验结果影响并不明显。4延长各反应步骤温育时间对HBs Ag阴性标本吸光度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正确的步骤适当延长温育时间可提高ELISA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弱阳性标本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一种为智能化的加样方法,实现阳性再检标本的自动加样功能。方法利用编程工具VB6.0自动调取标本的化验信息并写入小型数据库Access文件、利用STAR的英文控制软件读取标本化验信息后,控制加样器进行加样。结果智能化的加样方法,能够自动读取后台数据的标本信息,扫描条目后,自动识别阳性复查标本的复查项目,将再捡标本加样到特定的项目。结论 STAR智能化的加样方法,实现了加样器和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对接,实现了再捡标本双孔复查的完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人为错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及影响输注无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29例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并比较不同因素对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229例患者中有91例24h无效,无效率39.7%。不同性别、输血次数、抗体、肿瘤、血液疾病等因素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输血次数与是否有抗体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血次数与是否有抗体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我市今年临床用血在不同季节出现了相继的偏型,由5~6月偏O型到7~9月的A型严重紧缺。给医院中病人的救治和各种手术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造成本市血液偏型的原因,我们对市中心血站1年多来血液采供情况进行跟踪并分析,总结了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和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一种适用献血员梅毒检测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对献血员进行抗体检测。并与RPR法和TRUST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有反应性的标本,再用TPHA法进行确证。结果:EUSA法有反应性率1.69%(184/10884),RPR法有反应性率1.23%(134/10884),TRUST法有反应性率1.30%(141/10884);ELISA法与TPHA法符合率97.8%(180/184),RPR法与TPHA法符合率71.2%(131/184),TRUST法与TPHA符合率75.5%(139/184)。进行统计学处理。ELISA法与RPR法、TRUST法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ELISA法与TPHA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优于TRUST法和RPR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献血员的梅毒项目的优选试验方法。有利于控制梅毒的输血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血站留样保存方法很多,多数血站是传统的方法留取血袋辫子,还有些血站是使用全自动加样器加样于微板中[1] 保存.我站2002年12月至今,应用分离胶真空管直接留取血样并在-20℃冰库保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1900年人类发现ABO血型以来,ABO血型就与临床输血治疗密不可分,输血中一旦出现血型错误,将会危急病人的生命,因此,作为血站和医院从事输血专业的工作人员,要求在给献血者和病人进行血型鉴定时,必须做正反两次定型,以确保血型的准确性和交叉配血的相容性.自1998年以来,本站在对献血者做ABO 正反定型时,发现8例弱B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惠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保障输血安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1年惠州市无偿献血者资料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210 675例,总阳性率为6.7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为4.4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分别为1.13%、0.35%、0.06%和0.79%,各年度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5年检测的阳性率有升高趋势,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加强献血招募前教育和筛查,加强血液质量监控,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自动化、微量、准确和快速的为温自身抗体患者筛选血源的方法.方法 利用微板法中灵敏度最高的梯形板和自动加样器,将含温自身抗体患者的红细胞抗原阴性相对的抗体混合;在528个献血者标本中,筛选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使用手工试管法进行平行实验;记录并对比上述2种方法筛选总过程使用的时间,筛选出的供者标本数.结果 梯形板法、传统试管法均可筛选出相同血型抗原阴性供者,梯形微孔板筛选所需要的总时间为3h,大大低于试管法的26 h,试剂也为试管法的1/20.结论 梯形板和自动加样器的联合应用为温自身抗体患者筛选合适血源,具有快速、准确和节省试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单人份检测模式与汇集检测模式两种血液核酸筛查方式对于血液核酸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先采用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对ELISA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BV、HCV、HIV(1+2型)核酸筛查(汇集检测模式),再用该试剂盒按照单人份检测模式对汇集检测过的样本进行复检。结果本研究采用单人份检测模式共检测5385例经过汇集检测模式筛查的样本,筛查出HBV DNA核酸阳性标本10例(阳性率1.86‰)。10例核酸阳性标本与汇集检测模式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的两种检测模式均未检测到HCV RNA核酸阳性和HIV(1+2型)RNA阳性的标本。结论在酶免检测的基础上应用核酸检测能有效避免HBV、HCV、HIV(1+2型)的漏检,降低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风险。汇集检测和单人份检测两种检测模式对于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