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现代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然而这种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会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目的 分析总结OLV期间肺损伤的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 主要机制包括4方面:肺气压伤、肺容积伤、肺不张伤以及缺血/缺氧性损伤.以上因素促使肺组织分泌细胞因子、释放炎性介质,引发肺部炎症,造成生物伤. 趋向 细胞力学、分子生物学、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可望更深入地阐明OLV致ALI的机制,为临床麻醉实施肺保护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5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B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C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术毕3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氟比洛芬酯150mg+芬太尼0.6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比较3组术后2,8,24h时VAS评分,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术后2,8,24h时VAS评分及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C组(P<0.05),A组手术结束后2,8h时VAS评分及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始前或手术结束前30min应用氟比洛芬酯均可增强食管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但手术前应用较手术结束前应用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8岁,已婚。因“上腹部反复疼痛8年”入院。8年前因暴食饮酒后,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治疗10天后症状消失。此后,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每年约5~6次。入院前2周,饮酒后再次出现上腹疼痛。收入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8℃,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上腹部稍有压痛,无反跳痛,全腹平软,腹部未扪  相似文献   
4.
目的:证实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存在Lnk分子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HUVEC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HUVEC细胞中的Lnk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连接蛋白Lnk mRNA及蛋白在HUVEC中均有表达.结论:HUVEC组成性地表达Lnk,可作为体外研究Lnk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5.
万梅方  孙来荣  吴春培  顾连兵 《江苏医药》2012,38(16):1925-1927
目的比较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对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支气管阻塞器组(A组)及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分别于双肺通气5min(T0)、OLV 5min(T1)、30min(T2)和60min(T3)时采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0相比,OLV期间两组Qs/Qt均显著增加(P<0.01)。在T1、T2和T3时,A组Qs/Qt显著低于B组。结论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OLV期间应用支气管阻塞器有助于减少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6.
肖刚  顾连兵  万梅方  辜晓岚 《中国医药》2014,9(11):1591-1595
目的 评估单肺通气不同时机使用乌司他丁对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观察2012年3-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胸部CT检查肺组织无明显异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分别记录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A、B组分别在单肺通气开始和结束时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 kU/kg(0.9%氯化钠注射液水稀释到50 ml,10 min静脉滴注完),C组术中未使用乌司他丁.3组分别在麻醉前(T0)、单肺通气开始(T1)、单肺通气1h(T2)、单肺通气结束(T3)、手术结束(T4)、术后2h (T5)行血气分析,并于T0、T2~T5抽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浓度.结果 A组在T2、T3时点动脉血率分压(PaO2)明显高于C组[(215 ±66)、(256±78) mmHg比(129±39)、(183±57) mmHg(1mmHg=0.133 kPa),P<0.05].C组TNF-α、内皮素1浓度从单肺通气开始后逐渐升高,在T5时点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4±105)ng/L比(167±65) ng/L,(176±87) ng/L比(76±20) ng/L,P<0.01];而B组TNF-α、内皮素1浓度在T4时点较T3时点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94) ng/L比(316±109) ng/L,(124±70) ng/L比(140±57) ng/L,P<0.05],但仍高于T0时的浓度[(162±57) ng/L、(74±15)ng/L].A组TNF-α、内皮素1浓度在T2~T5各时点均明显低于C组;B组在T5时TNF-α、内皮素1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78) ng/L比(384±105) ng/L,(117 ±69) ng/L比(176-87) ng/L,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改善单肺通气中肺组织的氧合,对单肺通气术后的TNF-α、内皮素1升高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单肺通气术后肺功能更快地恢复,尤其是单肺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单/双肺通气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349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依据术中通气方式分为单肺通气组(OLV组)和双肺通气组(TLV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中部分因素的差异。结果 OLV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TLV组(34.3%vs.24.6%,P<0.05),OLV住院时间明显长于TLV组[(27.1±9.1)dvs.(23.0±6.6)d,P<0.05]。结论在OLV条件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TLV,并可能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食道肿瘤患者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食道肿瘤手术患者,机分为A、B组,组25例.A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芬太尼1 mg+托烷司琼6 mg+生理盐水100 mL;B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CIA:氟比洛芬酯150 mg+托烷司琼6 mg+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100 mL,毕拔管后5 min(T0)、术后4 h(T1)、8 h(T2)、24 h(T3),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毒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各时点的SBP、DBP、HR、SpO2,静时的VAS评分,后24 h PCI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嗜睡、胸闷不适等.结论 氟比洛芬酯对食道肿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及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连接蛋白Lnk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nk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连接蛋白,在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Ras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BK)等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其功能涉及到造血细胞的分化、内皮细胞激活、细胞骨架调控。作者对其结构特征、信号转导调节机制及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