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使用 NRS2002风险筛查表对呼吸科收住的98例住院患者进行筛查,并收集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资料。结果98例住院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29例,发生率为29.59%。有营养风险和无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较高,应加强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述危重症患者指尖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提高临床指尖血糖监测结果的真实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大型医学类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梳理其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 影响危重症患者指尖血糖监测结果的因素有末梢循环异常、血细胞比容、血糖水平、采血方式、药物、吸氧和透析等。应对相关因素的对策有温水洗手、改变采血方式、选择合适的血糖仪试纸条及血糖监测设备等。结论 结合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果,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提高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结果真实性的对策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过使用足部高危因素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高危因素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进行管理后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高危因素筛查和足部自我护理知识进行调查,借助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患者采取远程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足部高危因素、知识、行为及破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总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总得分标准得分处于“良好水平(≥80分)”从22%上升至94%,2组患者足部护理得分情况(总得分、足部检查、足部日常护理、足部干燥处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鞋型选择、趾甲修剪、皮肤干燥情况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足部破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借助足部高危因素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存在高危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改善足部日常自我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方法、效果和运作模式。方法在全院开展以专科护士为核心、各病区有1名护士参与的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小组,糖尿病联络护士对本科糖尿病患者进行转介,专科护士对转介患者进行会诊、个体化的指导。结果提高了在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纠正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不正确护理,新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率100%。结论提高兼职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改进病房标识结构,将分散挂于病房各处的床头卡、主管医生标识卡、主管护士标识卡、警示标识卡等各种标识牌集中放置于设计好的多功能床头牌,将多功能床头牌用玻璃胶粘贴在病床上方1.2~1.5 m高的墙壁上,规范其内容排序及床头卡上患者资料的填写与级别护理标识,方便护士更换卡片及医护人员查对使用;根据空置的病床知道每个护士分管患者的数量,动态调配人力;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患者,结合医嘱更新各种警示牌,加强各种警示牌的动态管理.多功能床头牌的应用具体明示了对应病床的患者资料、护理级别、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每一例患者的护理重点、注意事项,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加强,患者总体满意度从以前的89%上升至94%,对医护人员的知晓率从以前的34%上升至98%,同时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部位轮换记录卡在为患者正确执行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和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记录卡,评价护士对胰岛素注射部位正确轮换的执行情况,患者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硬结、萎缩、皮下出血、疼痛)的发生率,患者自我胰岛素注射时部位轮换的情况。结果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记录卡后,护士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正确轮换的执行率由使用前47.8%上升至100%;患者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硬结、萎缩、皮下出血、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出院后对注射部位正确轮换的执行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记录卡的应用,在住院胰岛素注射患者部位轮换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皮下胰岛素注射的部位轮换正确,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下硬结、脂肪萎缩、皮下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糖尿病病人下肢麻木症状与其他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4月住院的187例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初筛资料[凉温觉、压力觉、下肢麻木情况、胼胝和厚甲情况、踝肱指数(ABI)、震动感觉阈值、感觉神经定量检查、糖尿病史、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用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下肢麻木症状的病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率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发生率分别为70.4%和23.9%;无麻木症状病人DPN发生率为31.0%,无PAD发生;下肢麻木组病人和非麻木组病人胼胝、厚甲、压力觉异常、温度觉异常、音叉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体质指数、踝肱指数和震动感觉阈值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有下肢麻木症状的糖尿病病人DPN和PAD发生率高,且存在较多的糖尿病足高危因素;体质指数、糖尿病史、踝肱指数和震动感觉阈值是糖尿病下肢麻木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胰岛素泵应用管理路径,为医护人员实施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提供指导。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参考胰岛素泵治疗管理指南、护理管理规范、专家共识等;根据国内外血糖管理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结合医院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现状和实践经验,通过规范分析、归纳总结,按照临床路径制定的方法和原则编制形成初稿,再由研究小组经过12次小组共识会议反复讨论及试运行后形成终稿。结果制定了以时间—项目为框架的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胰岛素泵应用管理路径。管理路径表单包含3个阶段6个环节,即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6个环节即胰岛素泵治疗(入院当天)、胰岛素泵治疗(第1天~术前1 d)、胰岛素泵治疗(手术当天)、胰岛素泵治疗(术后第1天)、胰岛素泵治疗(术后第2天~撤泵前1 d)、胰岛素泵治疗(撤泵当天),每个环节均有医护人员清晰的工作内容。结论构建了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胰岛素泵应用管理路径。管理路径的时间点、工作内容、人员分工明确,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