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结构的潜在干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大鼠,不做特殊处理;退变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药物组在退变组基础上予右归丸灌胃2周。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0、MIF、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中Ⅱ型胶原、Notch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退变组和药物组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22.3±2.8) pg/ml vs(30.9±1.7) pg/ml vs (53.2±7.5) pg/ml, P<0.00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0.3±0.0) pg/ml vs (1.3±0.3) pg/ml vs (0.6±0.2) pg/ml, 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12.5±3.0) pg/ml vs (52.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及对患者WBC、CRP和PCT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穿孔修补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30例与开腹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WBC、CPR、PCT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开腹组,且术后并发症少于开腹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WBC、CRP及PCT均增加,但腹腔镜术后明显低于开腹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效果优于开腹组,且对WBC、CRP和PCT的影响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蛋白质分子生物标记物SOX9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13例,以70例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9的表达情况。 结果:SOX9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为83.1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14%(P<0.05),SOX9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均P>0.05),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MN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SOX9与胃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有关,可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右归丸具有温肾助阳、益精填髓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肾阳虚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具有较好的疗效。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①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TCMSP等数据库获取经过筛选后的右归丸有效成分与作用基因靶点,在GeneCards等数据库中收集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基因,取二者交集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得到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治疗靶点。使用R软件对核心治疗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②分子对接:运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中药活性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分子结合能预测。③动物实验: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退变组与退变+右归丸组,每组6只。取退变组与退变+右归丸组大鼠,采用纤维穿刺法制备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造模后2周,退变+右归丸组大鼠给予右归丸汤剂(1次/d)灌胃,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出右归丸有90种活性成分和64种靶点,且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大豆黄素,4′-O-甲基尼亚萨酚。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AKT1、白细胞介素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富集分析发现,交集基因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改善椎间盘退变。②分子对接实验验证了右归丸中的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等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③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退变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退变+右归丸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低于退变组(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退变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细胞数量减少;退变+右归丸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可见重建趋势,髓核细胞数量较退变组增加。④结果表明,右归丸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等核心靶点改善椎间盘退变,进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