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选择ASAI,I级的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以双盲法对比观察赖氨匹林与哌替啶的术后镇痛效果,分别取校氨匹林0.9g或哌替啶5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静注,镇痛强度按VAS计分法评定。结果表明,赖氨匹林的镇痛有效率为92%(46/50),平均镇痛显效时间为8.0土2.6min,镇痛持续时同为7.8土24h,镇痛后VAS为1.8士0.5分,与哌替啶组相近似(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哌替啶组,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肾移植术患者细胞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76例肾移植患者行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作为 A 组,行静吸复合麻醉的肾移植患者62例作为 B 组。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成功后(T1)、术毕时(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的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 SpO2)、平均动脉压(MAP),T 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以及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血糖(GLU)水平。结果A 组 HR 在 T1、T2均分别显著低于 B 组(P ﹤0.05)。T1、T2时 A 组 MAP 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 SpO2在麻醉后各时相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改变;B 组在 T1、T2均显著低于 T0(P ﹤0.05)。A 组 CD3、CD4、CD8、CD4/ CD8在 T1- T4均分别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 COR、IL-6、CRP、GLU 在 T1、T2、T3、T4较均显著低于 B 组(P ﹤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够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对细胞免疫的抑制,适宜于肾移植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心脏穿透伤来势凶猛,进展迅速.若延误抢救时机或处理不当,常导致死亡。现就我院1985-1996年收治的12例心脏穿透伤的急救与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复合高频通气治疗外科急性呼吸衰竭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高频通气治疗外科急性呼吸衰竭30例唐承纯滕占喜李红蒋立忠隋大凯赵立生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复合高频通气(CHFV)治疗30例严重胸外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中男...  相似文献   
5.
选择ASAⅠ、Ⅱ级.术中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合作病人250例.随机分为5组.以双盲法对比观察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吗啡和三个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咪唑安定组镇痛有效率为95%,优良率80%以上.平均镇痛显效时间为16.75±3.10min.与吗啡组相近(P>0.05),镇痛维持时间为10.12±4.23h.较吗啡稍短(P<0.05)。咪唑安定的镇痛机制可能为直接作用于脊髓内苯二氮 受体所致。  相似文献   
6.
催醒时定量脑电图界值预示唤醒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全麻后即刻催醒病人脑电功率谱及诱发电位的变化,评价其在催醒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及唤醒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4例择期手术患者用电脑输液泵以1%普鲁卡因1.0mg·kg~(-1)h~(-1)、芬太尼10μg·kg~(-1)·h~(-1)加潘库溴铵维持麻醉2~3小时。停麻醉药后5分钟给新斯的明2.0mg,5分钟后再给予纳络酮0.4mg催醒。用美国Axon systems sentinel-4型脑电生理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阐明静脉普鲁卡因到底有无麻醉作用。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成普鲁卡因组和普鲁卡因加芬太尼组,观察脑电功率谱相对功率、90%谱边界频率(SEF)、中位频率(MPF)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的变化。结果:SEF、MPF不随剂量的逐级递增而进一步改变,呈快波β节律活动显著增加的脑干兴奋的去同步化EEG表现。但达2mg/kg·min时,SEF、MPF和β相对功率出现骤降(P<001),呈δ波占绝对优势(5060%)的EEG表现。MLAEPPa、Nb波潜伏期于1mg/kg·min即已明显延长,振幅降低更为显著,其变化与普鲁卡因剂量呈线性关系。加用芬太尼组的改变与普鲁卡因组在2mg时几乎一致。结论:普鲁卡因的麻醉作用是肯定的,但仅能达到相当于Ⅱ期的麻醉深度;加用芬太尼完全可以使静脉普鲁卡因麻醉的较浅状态得以加深,达到类似强效麻醉药的麻醉深度。推测其中枢作用部位可能在皮层下和中脑与原始听皮层水平  相似文献   
8.
唐承纯  隋大凯 《人民军医》1997,40(9):529-530
我院1985~1996年收治心脏穿透伤12例,现就急救与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几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6~42岁,均为刀刺伤。受伤至就诊时间ZOmin~5.2h。伤口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心脏体表投影区域内9例,位于胸骨右缘锁骨中线内区域2例,位于剑突附近上腹区1例。1.2救治与麻醉除1倒入急诊室呼吸、心跳停止,在急诊室紧急气管插管、开胸手术复苏外,其余病例均直接送手术室抢救。当时均呈现明显休克征象、呼吸困难、发组、脉搏细弱、低血压、心音遥远、心界扩大、颈静脉怒张。立即以面罩给氧,疑有肺胸膜损伤…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脑电功率谱特点及与麻醉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异丙酚的脑电功率谱(PSA)变化分析其与麻醉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10例手术患者,静注异丙酚2.5mg/kg,观察给药前(0)、入睡时(1)、入睡后3min(2)、5min(3)、清醒时(4)及清醒后(5)6个时间段的PSA变化。结果:给药开始至入睡时间平均为1.0±0.16min,入睡至苏醒平均为7.28±1.50min。入睡的同时谱边界频率(SEF)迅即降至最低值(P<0.01),EEG总功率成倍增加(P<0.01),相对功率以δ活动为主,SEF的下降一般在1min内迅速恢复至给药前水平。入睡后,总功率和δ相对功率逐渐降低,而β活动逐步升高,清醒后β相对功率达50%~60%。结论:PSA的变化可以反映异丙酚的麻醉效应,表明在异丙酚麻醉中应用EEG监测麻醉深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单次静注氯胺酮(Ket)的定量脑电图(qEEG)分析来进一步加深认识此药的麻醉性能,探求可以反映其麻醉深度的指标.方法:9例ASAⅠ~Ⅱ级,年龄22~27岁,Ket 4mg/kg单次静脉注射,分术前、ket静注后第5分钟及第20分钟三个时段作qEEG监测并采集各项参数值,行前后自身对照.结果:①REL:可见术前各导联均以α波为主,θ波成份最小.但给药后5分钟却完全以θ波为主,至第20分钟仍以θ波为主.②δ比率:术前处于低比率状态,给药5分钟后比率显著上升(P<0.01),第20分钟时比率回落,其中F7、F8导联已与术前无显著差异.③θ比率:术前低,给药第5分钟时比率骤升,20分钟时回落不显著,维持时间长于δ比率.而用反θ比率则更能清楚地显示这一特征,术前的高比率在给药第5分钟时骤然崩解,第20分钟时略有上升趋势.结论:EEG持久高功率的θ波活动是单次静注Ket 4mg/kg麻醉的特征表现;δ比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患者的临床初醒状态,而"θ比率"与"反θ比率"较δ比率能更实际地反映大脑意识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