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顺行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进钉参数,为进钉瞄准器的研制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收集40例正常成人(男20例,女20例)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重建骨盆三维模型.经髂前上棘(A)和髂后上棘(B)的骨性最突出点的连线中点M做一平面(γ)垂直于AB,在髋臼后柱的γ截面上模拟置人虚拟圆柱体,该圆柱体从髂翼内侧的穿出点(O)即为拉力螺钉的入钉点.在弓状缘上取点D,使OD成为入钉点与弓状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连结OD,G点为骶髂关节最前缘,连结DG.测量OD、DG的距离、置入拉力螺钉的长度、拉力螺钉与冠状面的夹角(α)及与矢状面的夹角(β). 结果 OD距离平均为(13.62±2.19)mm,DG距离平均为(15.27±4.01) mm,能置入拉力螺钉的长度平均为(116.65±7.19) mm,α夹角平均为15.47°±4.01°,β夹角平均为6.65°±2.93°.男、女性在DG距离、β夹角、置入拉力螺钉的长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OD距离及α夹角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髋臼后柱顺行拉力螺钉置钉的解剖学参数,术中置入合适长度的拉力螺钉是可行的,可作为研发进钉瞄准器的应用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扩张管系统联合显微镜辅助经改良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可扩张管系统联合显微镜辅助改良TLIF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9±18)min(135~225 min),平均出血量(377±63)m L(100~700 m L),平均术后下地时间(3.5±2.4)d(2~7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6±3.8)d(4~21 d);术中无一例出现硬膜囊、神经根损伤并发症。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根据Mac Nab标准,末次随访时优13例、良17例、可2例,优良率为94%。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获椎体间植骨融合,无一例发生Cage移位或脱出。结论可扩张管系统联合显微镜辅助下后路改良TLIF具有安全、微创、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患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导航模板辅助顺行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部骨折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 收集40例正常成人骨盆的螺旋 CT 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选取左侧半骨盆模型,经过坐骨结节沿着髋臼后柱纵轴置入虚拟圆柱体。调整圆柱体位置,确定最佳进钉点,分别测量进钉点到弓状缘、骶髂关节最前缘的最短距离、圆柱体与冠状面夹角α、四方区与髂翼所在平面的夹角β。以stl格式导出模型,UG 6.0软件打开骨盆三维模型,定位参考平面。根据测量得到的进钉解剖学参数,确定后柱螺钉的最佳钉道。提取方形区及髂窝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方形区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设计出带有3个进钉孔的左侧髋臼导航模板模型,运用UG软件镜像功能生成右侧髋臼导航模板模型,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生成实体模型。取16具(男7例、女9例)干燥的人体左侧骨盆标本,模拟从不同的进钉孔进行髋臼后柱螺钉的置入,验证导航模板辅助进钉的准确性。结果 成功地设计并制作出与四方区解剖结构较一致的导航模板。不同的进钉孔进钉成功率:进钉孔1,6.3%(1具)准确定位、75%(12具)良好定位、18.7%(3具)失败;进钉孔2,81.3%(13具)准确定位、18.7%(3具)良好定位;进钉孔3,37.5%(6具)准确定位、62.5%(10具)失败。结论 根据髋臼后柱拉力螺钉进钉解剖学参数设计的导航模板可以准确地辅助拉力螺钉的置入。  相似文献   
5.
6.
<正>既往无脊柱侧凸病史且发生在骨骼成熟后的脊柱畸形被称为退变性脊柱侧凸(DS)[1-2]。DS一般出现在脊柱胸腰段和腰段部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群体,所以该病又被称作老年性腰椎侧凸和退变性新发脊柱侧凸(DDS)[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DS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大多数DS患者侧凸弯度呈进行性增加[4-5]。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