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丙泊酚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和丙泊酚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考察两组患者的意识、神经功能等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NIHSS和MMSE分别为(22.84±8.34)、(15.32±5.68),治疗组分别为(23.12±8.52)、(14.86±5.4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 NIHSS前=0.124,t MMSE前=0.310,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的NIHSS和MMSE分别为(14.82±5.34)、(20.65±8.13),治疗组分别为(9.03±4.46)、(29.86±9.65),治疗组NIHSS和MMSE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 NIHSS后=4.404,t MMSE后=3.862,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丙泊酚用于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神经功能等指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常引起住院患者特别是高龄、慢性基础疾病及危重症者的肺部感染[1]。这些菌株特点为耐药率较高,毒力不是很强。但社区获得性肺炎克雷伯杆菌野生珠感染与前者不同,其毒力强,可迅速致患者死亡,对抗生素普遍敏感。2013年5月以来本院收治了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野生珠肺外原发感染,均因迅速呼吸衰竭、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而死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声门下吸引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及对气道黏膜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性声门下吸引(CASS)组及间歇性声门下吸引(IASS)组,每组68例.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导管气囊上分泌物引流量及隐血阳性率,观察两组的预后.结果 IASS组与CASS组气道黏膜分泌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IASS组分泌物隐血阳性率为17.6%(12/68),显著低于CASS组的35.3%(2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VAP时间、早发性及晚发性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SS组与CASS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SS与CASS对VAP的预防作用无差别,但IASS可显著减轻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的损伤,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2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情况,对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2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脑感染8例,感染率为3.6%;感染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与颈项强直,临床体征为脑膜刺激征,影像学主要特点为脑室均匀性扩大;实验室指标检查方面,脑脊液呈浑浊改变,脑脊液多表现白细胞水平、糖蛋白水平升高,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单因素分析,手术时间长、多种合并症、GCS评分低、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和置管、开放性损伤、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是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87.5%,病死率为1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多具有明显临床特点,且具有多项复杂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高血压急症中与其他静脉应用降压药协同降压作用。方法高血压急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泊酚联合乌拉地尔组)和对照组(乌拉地尔组)。对照组给予乌拉地尔50~1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根据血压水平以5~10mg/h微量泵持续泵入降压。观察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mg/kg,然后用静脉微量泵恒速输注维持剂量0.5~4.0mg·kg-1·h-1,控制患者镇静水平于RamsayⅡ~Ⅳ级。同时给予乌拉地尔50~1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根据血压水平以5~10mg/h微量泵持续泵入,其余处理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药物用量。结果两组均显效或有效降压,但观察组乌拉地尔24小时用量(149.82±15.63)mg,明显小于对照组(216.61±19.64)m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应在高血压急症患者中作为常规药物较早使用,以发挥其降压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