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褚美芬  陈毓  郭剑民  吴怡春 《浙江医学》2015,37(19):1573-1577
目的 建立II、IV期胃腺癌及癌旁胃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并分析其表达的差异。方法 从胃腺癌II期和IV期患者各3例提取胃癌组织(CaII和CaIV)及胃旁组织(PII和PIV)中总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获得CaII、CaIV、PII、PIV胃组织蛋白质表达谱,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对主要差异蛋白进行分析。结果PII与CaII之间蛋白质表达有显著差异(达2.0倍以上)的蛋白点有28个,CaII3个蛋白点表达上调,25个蛋白点表达下调;PIV与CaIV之间蛋白质表达有显著差异(达2.0倍以上)的蛋白点有25个,CaIV这些蛋白点表达均下调。使用MALDI-TOF/TOF质谱成功鉴定到8个蛋白点在CaII和CaIV中的表达与PII、PIV均有显著差异,分别是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内质网蛋白ERP29、SH3P、蛋白质膜联蛋白A4、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Transgelin和磷脂酰乙醇结合蛋白,这些蛋白大多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相关。结论不同分期胃癌与其癌旁组织之间存在蛋白质表达差异,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胃癌相关标志物和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已被公认为一种明确的病种。随着分子研究的突破、概念的更新、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伊马替尼的进展,单纯手术治疗的模式已成为历史。GIST可发生于消化道各个部位,但原发于十二指肠的GIST很少。关于十二指肠间质瘤诊治,目前国内外尚无系列的研究报道。现将本院1999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多灶性脂肪肉瘤伴淋巴道转移临床上少见,本科诊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6岁。左腘窝脂肪肉瘤术后2年,瘢痕处再现4.5×4.5cm肿块2月,于1983年4月22日入院。先行术前放疗~(60)Co55GY,肿块缩小1/2。同年6月8日行肿块切除术,病理为粘液型脂肪肉瘤件放射性退变。1986年10月(术后2年4个月)出现腹块伴腰酸,同年12月5日再次入院。检查扪及左上腹11×10cm质硬肿块,原主腘窝处无特殊。再行术前放疗~(60)Co27GY,肿块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9例胃癌组织中ToPoⅡ、MRP、GST-π的表达,并分析他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间的关系。[结果]109例胃癌组织中,ToPoⅡ、MRP、GST-π阳性率分别为74.3%、40.4%和48.6%。3种蛋白各自表达的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1、3、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高危组(2个以上危险因素)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1%、57.4%、46.8%;低危组(1个危险因素)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64.5%、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926)。[结论]ToPoⅡ、MRP、GST-π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3种耐药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63例原发性腹膜后肉瘤 (脂肪肉瘤和平滑肌肉瘤 )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等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率为 88.2 % ,其中联合脏器切除为 2 1.6% ,无围手术期死亡。脂肪肉瘤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3 6.5个月 ,平滑肌肉瘤为 2 7.6个月。高分化肿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3 7.4个月 ,中低分化肿瘤仅 18.1个月 (P <0 .0 1)。 3 2例作再次手术 ,其中肿瘤完全切除率为 62 .5 % (2 0 /3 2 ) ,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 19.8个月 ,其中 2 8.1%术后病理类型发生变化。结论 手术切除整个肿瘤及侵及的周围脏器是治疗的最佳手段 ,对局部复发的肿瘤争取再次手术 ,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第四位,次于纤维肉瘤(包括隆凸性皮纤维肉瘤)、脂肪肉瘤和滑膜肉瘤。本文收集了自1966年到1985年20年间在我院收治的能随访到的横纹肌肉瘤患者的病例,其中23例在当地基层医院做单纯肿块切除,因复发、转移或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后收入本院。现将其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胸外科在1987年3月至1989年3月随机性对Ⅲ期贲门癌30例行术前10MeVX线的直线加速器、10cm×10cm的前后两野快速、大剂量(25Gy/5次/5天)对穿照射,共和30例单纯手术的结果进行比较。组织学的有效率64%。放疗组肿瘤切除率为83.3%(25/30),单纯手术组为80%(24/30)。5年生存率放疗组30%(9/30),单纯手术组23.3%(7/3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前者未增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肝细胞癌 (HCC)患者生存率已有所提高 ,但 HCC肝内复发和转移率仍高 ,总的预后较差 [1 ] 。因为 HCC常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 (portaltumor thrombus,PTT) ,癌栓通过门静脉血流向肝内播散 ,导致肝内播散和复发。我们对 HCC合并 PTT采取肝切除和门静脉切开取癌栓术 ,部分患者术后联合门静脉化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 2 0 0 1年12月我院共行 HCC手术切除 35 0例 ,其中合并门静脉癌栓 4 7例 (占 13.4 % ) ,其中男性 4 0例 ,女性 7例 ,年龄 16岁~ 6 7岁 ,平均 4 5 .8…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 0例胆管癌中 ,11例行治愈性切除术 ,10例行姑息性切除术 ,19例行内外引流术 ,手术切除率为 5 2 .5 %。根治术者 1、3、5年生存率为 82 .5 %、2 5 %、15 .5 % ,姑息性切除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35 .5 %和 9.5 %。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者生存期均未超过 2年 ,1年生存期分别为 3/ 11和 2 / 8,无 2年生存者。术后并发症 15例 (37.5 % ) ,术后死亡率 7.5 % (3/ 4 0 )。结论 治愈性切除是治疗肝门癌胆管最佳手段 ,姑息性切除也能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本院就诊的肝门胆管癌(或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检查,发现存在左、右肝管汇合方式变异患者24例,其中16例评价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行手术探查,对该1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前MRCP检查发现的肝管汇合变异均经手术证实,MRCP诊断肝管汇合方式变异的准确性为100%;16例患者中右后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7例(43.8%),呈“三叉戟”状5例(31.3%),右后叶支直接汇入肝总管2例(12.5%),右前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2例(12.5%);手术切除9例(56.3%)。其中R0切除5例(31.3%),R1切除3例(18.8%),R2切除1例(6.3%);术后发生并发症2侧.1例患者死于术后胆漏,结论: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肝管汇合变异较常见,术前MRCP检查能较;隹确的发现这种变异;有些肝管汇合变异是对手术有利的,通过合理的手术入路,利用这些变异,能提高部分患者、尤其是Ⅲ和Ⅳ型等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并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胆肠吻合方式及避免术中胆道误损伤,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