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定269名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血清25经维生素D(25(OH)D)和骨密度(BMD)水平,分析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维生素D ( VitD)状况,并探讨其与BMD的关系。方法 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腰椎及髓部BMD。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VitD严重缺乏者占24. 2 %,缺乏者占45. 0%,不足者占24. 5 %,充足者占6. 3。男、女性受试者的25(OH)D水平、腰椎及髓部的BMD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各年龄段间25(OH)D水平及各部位BMD无统计学差异(P=0. 101 ,P = 0. 261 ,0. 055 ,0. 170 ,0. 108 ,0. 051 ) ;女性各年龄段之间25(OH)D水平及腰椎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364 , 0. 063 ) ;髓部BMD有统计学差异(P < 0. 00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低。男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整髓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076 , 0. 425 , 0. 122 );腰椎、大转子区BMD水平间有统计学差异(P=0. 027 , 0. 017 ) , VitD充足组腰椎BMD高于其他各组(P = 0. 005 , 0. 025 , 0. 009 );不足组、严重缺乏组大转子区BMD高于缺乏组(P = 0. 021, 0. 005 )。女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各部位BMD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 616 , 0. 739 , 0. 559 ; 0. 608 , 0. 641)。结论 在湖南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对于维生素D状况与骨密度之间可能无直接关联,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关节镜下利用三股半腱肌肌腱和界面螺钉重建后十字韧带。方法:关节镜下移植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用于治疗后十字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结果:10例患者平均随访8.2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92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1例后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关节镜下利用三股半肌肌腱和界面挤压螺钉重建后十字韧带是一种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对岳阳市中老年人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 355例50岁以上岳阳市常住人口腰椎和髋部BMD,记录年龄,测量体重及B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重的减轻及BMI的降低,男、女性腰椎及髋部各部位骨密度逐渐降低;相关性比较:男性体重> BMI >年龄;女性体重 > 年龄 >BMI。结论中老年人年龄较大,体重、BMI较小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应及时进行骨密度的检测及骨质疏松的筛查,以尽早 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外固定器行Ilizarov技术和皮瓣移植术治疗小腿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经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9月至2010年2月采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和皮瓣移植术治疗的12例严重创伤所致小腿骨缺损、软组织缺损和并存感染的患者.结果 全部病人均获随访,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延长范围幅度在2.1~4.9 cm之间,骨愈合率100%.结论 联合运用外固定器行Ilizarov技术和皮瓣移植术治疗小腿骨与软组织缺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旭  贺常仁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92-1693
目的 探讨运用外固定器行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肱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与肢体短缩的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1月采用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治疗的8例肱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与肢体短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患儿肢体短缩差值(5.6±1.6)cm,骨缺损差值(3.8±1.9)cm;患儿术后外固定指数(41.0±3.0)days/cm,骨延长5.3 ~8.2(7.3 ±0.4)cm,骨愈合指数为36.0 days/cm,骨愈合率100%.全部患儿术后均随访(36±5)个月,所有患者肢体长度差异得到纠正.结论 外固定器行骨段转移术用于治疗儿童肱骨骨髓炎所致的肱骨大段骨缺损伴畸形短缩,效果确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折断螺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III型)的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10年7月使用可折断螺钉采用肩关节外侧切口行肩锁关节间内固定治疗25例肩锁关节脱位(Tossy111型)。结果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30~50ml,平均45ml。未发生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术后住院7~12d,平均9d。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按照Lazzcano标准优25例。25例随访6~23个月,平均11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可折断螺钉取出后肩锁关节无再次脱位。结论可折断螺钉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III型)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可折断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笔者自1997年7月~2005年7月,使用可折断螺钉治疗锁骨骨折5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创双切口与常规入路全髋置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采用双切口微创入路和常规入路进行全髋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各30例30髋.分别通过双切口微创入路和常规入路行全髋置换术,比较不同入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及影像学评价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微创双切口组(微创组)手术时间(76.3±2.9)min,出血量(482.5±28.0)mL,两切口长度相加(7.6±0.68)cm;术后第3天的平均vAS疼痛评分为4.0分,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15.1分,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16.7分.常规入路组(常规组)手术时间(75.5±3.0)min,出血量(473.5±60.05)mL,切口长度(15.0±0.91)cm,术后第3天的平均VASs疼痛评分为4.0分,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分平均12.5分,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13.3分.两组术后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微创双切口入路,能减少对患者损伤,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早期多倾向于采用牵引的方法保守治疗。由于该处血运丰富,富于松质骨,故骨折多能愈合,而且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但随着近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  相似文献   
10.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内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nn-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内外固定方法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23 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9 例均为ⅢA型骨折(Gustilo分型),彻底清创后,骨折经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创面缺损采用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吸引,5~7 d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另外14 例分属ⅢA、B、C型,彻底清创后,骨折经外固定架固定,创面缺损采用VSD治疗1~3次,二期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23 例创面均愈合,无骨外露,浅表感染1 例(4.3%)及针道感染2 例(8.7%);骨折愈合21 例(91.3%),延迟愈合2 例(8.7%).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3个月.结论 对于软组织污损较重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根据软组织污损严重程度及骨折粉碎程度,采用VSD联合内或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在稳定骨折的同时,能有效地封闭创面,降低创面感染风险,缩短创面修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