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械通气可导致和加重肺损伤.现认为生物学损伤是引起机械通气肺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细胞因子起着关键的作用.单肺通气是一种特殊的机械通气,也可引起肺损伤,甚至更为严重.研究机械通气致肺生物性损伤的发生机制,提出新的防治策略,对单肺通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时动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变化。方法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分为OLV组和双肺通气(TLV)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后30min(T1)、1h(T2)、2h(T3)、胸内操作结束后1h(T4)、2h(T5)、术后24h(T6)、48h(T7)采桡动脉血测定TNF-α、IL-6和IL-8。结果OLV组TNF-α在T3时开始上升,T7达峰值,且明显高于TLV组(P<0·05)。两组IL-6和IL-8均在T2时开始上升(P<0·05),T5时达高峰,T6、T7时回降,但仍高于T0(P<0·05)。OLV组T3~T6时IL-6和IL-8均高于TLV组(P<0·05)。结论OLV和TLV均可导致动脉血IL-6和IL-8升高,OLV更显著;OLV可致TNF-α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这两种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的疼痛程度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行胃癌根治术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CA组(单纯全身麻醉组),另一组为CGEA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组),每组40例,对比两研究组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在各个时间点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发生不良后果的概率以及根治术后12小时阿片类药物(吗啡)的剂量。结果单纯全身麻醉组根治术后各个时间点1小时、6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全部都显著高于相同时间点的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组(CGEA)的痛觉评分(P<0.05);两组麻醉方式下的发生不良后果的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后12小时,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组发生重度疼痛的概率以及阿片类镇痛药物(吗啡)的使用剂量都显著低于单纯全麻组(P<0.01,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能够使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阿片类药物(吗啡)的使用剂量,镇痛效果更明显,这种复合型麻醉方式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实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全麻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患者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全麻下OLV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OLV开始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1 h内注完;B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胸内手术操作结束恢复双肺通气(TLV).两组分别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0.5 h(T1)、1 h(T2),2 h(T3)、术后1 h (T4)、2 h(T5)、24 h(T6)、48 h(T7)8个时点采血行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测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两组PMN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比较,两组PMN计数在T4~T7时明显升高(P<0.05).A组XOD和MPO活性均明显小于B组(P<0.05或P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时患者动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OLV麻醉行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分乌司他丁治疗组(W组,10例)和对照组(A组,10例)。W组在OLV开始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10000IU/kg,1h内注完;A组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后30min(T1)、1h(T2)、2h(T3)、胸内操作结束后1h(T4)、2h(T5)、术后24h(T6)、48h(T7)采血测定TNF-α、IL-6、IL-8。结果:①TNF-α:A组在T3时开始上升,T7达峰值;W组T4开始上升,T7达峰值;A组T6、T7上升幅度明显大于W组(P〈0.05);②IL-6:两组均在T3时开始上升(P〈0.01),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L-8:A组在T2时开始上升(P〈0.01),T5达高峰,T6回降,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A组在T4、T5、T6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10000IU/kg可抑制OLV引起的TNF-α、IL-8升高;但不能抑制OLV引起的IL-6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24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s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至夹闭主动脉前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而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20min(T1)、停CPB4b(T2)、24h(T3)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3时TNF—α.和cTnI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TNF-α浓度降低,T2~3时cTnI水平降低(P〈0.05)。cTnI与TNF—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67。结论七氟醚预处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小儿CPB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4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S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至夹闭主动脉前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而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20 min(T1)、停CPB 4 h(T2)、24 h(T3)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3时TNF-α和cTnI水平均升高(P <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TNF-α浓度降低,T2~3时cTnI水平降低(P <0.05).cTnI与TNF-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67.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小儿CPB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快通道麻醉(fast-track anesthesia,FTA)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中的可行性. 方法 将需手术治疗的104例择期结直肠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对照组和快康观察组,每组52例.其中快康观察组按FTA方法进行麻醉,传统对照组按传统麻醉方法进行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切皮时(T2)、探查时(T3)、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T4)的HR及MAP变化,观察患者全身麻醉药丙泊酚及肌松药维库溴铵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结果 快康观察组手术过程中HR、MAP波动较传统对照组较小(P>0.05).快康观察组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明显比传统对照组要少[丙泊酚(287±26) mg比(414±36) mg;维库溴铵(13.6±2.5) mg比(15.8±2.3) mg] (P<0.05),快康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14±4)min比(26±13) min]、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6±13)h比(54±19)h]、术后住院时间[(5.6±1.3)d比(8.0±2.6)d]及肺部感染发生率(3.85%比9.62%)均小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TA贯穿整个围手术期,对促进患者ERAS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贺丙华  姜英 《微创医学》2009,4(3):235-23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即丙泊酚瑞米芬太尼组(P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100例.P组以1.5~2.5 mg/kg异丙酚推注, PR组以1~1.5 mg/kg异丙酚推注,复合瑞芬太尼0.15 μg/(kg·min)泵入,待其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胃镜检查.记录药物的总用药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及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的体动及呼吸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R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米芬太尼不但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而且能有效降低呼吸抑制、体动等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反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98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啶情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研究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T0)、手术结束时(T1)及术后第三天(T2)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右美托咪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及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T1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免疫功能均明显低于T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可以为右美托咪定在肿瘤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